台康生技轉上市 掛牌首日「紅翻黑」 鴻海集團、國發基金是股東 尹衍樑千金任獨董
台康生技由上櫃轉至上市,今(21)日在證交所舉行上市典禮,上市首日股價開盤小漲慶祝,早盤一度奔上67.8元,上漲2.11%;盤中則隨著台股走跌,股價則守在平盤左右,終場收在65.9元,下跌0.75%。
台康生技上櫃轉上市,尹崇恩以獨董身分出席
今(21)日的上市典禮上,包括台康生技董事長劉理成、前董事長李重和、台耀化學法人董事程正禹、國發基金法人董事陳綉暉、鴻準法人董事陳昱婷、耀華玻璃法人董事陳全政皆出席;另外,董事會的5名獨董也通通到齊,包括陳明賢、李鍾熙、沈麗娟、江耀國、尹崇恩,以及凱基證券董事長許道義、資誠會計師游淑芬也出席典禮。
值得注意的是,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長女尹崇恩在今年6月底,出任台康生技獨立董事,她今日也出席上市典禮現場,她會後表示,大家都互相認識、很熟悉,台灣的生技業需要大家一起組隊往前衝。
台康雙引擎商業模式,李愛玲:台灣新藥公司透過研發走出特色
台康生技成立於2012年,一直以來採取雙軸發展,分別是發展生物藥委託開發暨生產(CDMO)、以及拓展國際生物相似藥。其中,生物相似藥著重於乳癌部分,目前旗下首支乳癌生物相似藥產品EG12014已取得2張藥證,分別在台灣、歐洲取得藥證,除了在台灣上市銷售外,歐洲則是透過策略夥伴推廣銷售;第二代乳癌產品EG1206A目前正進行國際多國多中心臨床三期試驗。
另外,生物藥委託開發暨生產(CDMO)發展模式,也讓業務營收穩定成長,客戶群涵蓋日本、歐美、及亞洲與台灣。隨著生物藥開發與上市產品,潛在CDMO業務也持續加溫;同時,台康生技也與台耀化學進行大分子藥物與小分子藥物的 ADC策略聯盟。
台康生技董事長劉理成指出,台康生技自2012年12月21日創立以來,在創立初期,2013年3月完成併購原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的先導工廠,奠定了成為國內少數具備生物製藥製程開發與生產能力平台的根基,一直到2019年6月成功掛牌上櫃,至今已累積募資超過140億元新台幣,使公司可以持續擴充研發及製造的規模,強化競爭力。
證交所總經理李愛玲則表示,台灣的生技業跟海外發展很不一樣,尤其是新藥研發,在海外都是非常大廠,但是台灣跟新藥相關則是透過研發走出自己的特色,透過研發取得藥證後,可以授權或國際合作方式達到公司營運;除此之外,也透過台灣資本市場的力量,讓更多的新藥公司能在資本市場上得到更多投資人認同,進一步去打國際盃。
台康生技股東陣容堅強,董座:積極在美國找尋併購對象
攤開台康生技的主要股東名單,鴻海集團旗下鴻準持有8.98%、永齡資本控股則持有8.65%,等於鴻海暨永齡創辦人郭台銘合計持有台康生約18.17.63%股權,為台康生技的最大股東;另外,台耀(4746)也轉投資台康生技,持股6.06%。
除此之外,包括行政院國發基金、由經濟部代管的耀華玻璃管理委員會也分別持有4.99%及4.27%;而台杉水牛二號生技創投也加入投資,持有2.27%、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持有1.47%、全球人壽則持有0.95%,股東陣容相當堅強。
台康生技今年6月營收5830.8萬元、年減4.23%;累計今年前6月營收4億1253.3萬元、年減11.49%;今年第一季稅後虧損1.57億元、每股虧損0.52元。
劉理成會後受訪時指出,未來最大的挑戰在於國際局勢的變化,台康在未來的商業模式將會繼續強化日本市場,且過去一年也持續擴充歐洲市場,同時也不會放棄在美國併購的機會,以利於台康在美國取得經營據點,目前規劃,希望能在美國具備研發及生產能力。
對於美國總統川普所祭出的全球關稅議題,劉理成指出,短期內受到影響有限,原因是台康生技所提供的生物藥委託開發暨生產(CDMO)目前沒有在關稅稅則當中,但是產品與合作銷售夥伴將來銷售至美國,可能將受到關稅影響,不過這部分預計由銷售夥伴先行吸收。
劉理成也說,因應美國關稅變化的情況,目前也正在積極找尋在美國的併購對象,讓台康在美國具備生產據點,「在當地生產、當地銷售」,以減少未來可能的關稅衝擊。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