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博志籲理性看待對美關稅:美國不能只看自己 而忽視盟友也強大的重要性
台美貿易談判持續引發社會關注,美方宣布自8月1日起,將對台灣輸美商品課徵20%關稅。總統府資政、台灣智庫榮譽董事長陳博志表示,美國仍以雙邊貿易逆差作為設定「對等關稅」的主要依據,在此基礎上,台灣被課以20%關稅、高於日本與南韓的15%,是「正常的結果」,並不代表我方談判無能。
他呼籲外界應理性看待現階段結果,避免將關稅問題泛政治化。
出超遠高日韓,高稅率有其背景合理性
陳博志指出,台灣對美貿易出超明顯高於日本與南韓,在沒有比日韓更多的其他讓步,或美方未基於特殊政治考量下,台灣被課以較高的稅率是可以預期的。「高稅率不是政府談判無能」,他直言,一些在野黨或評論者在未掌握完整協議細節與國際條件前,便任意批評政府,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他更批評在野黨在立法院的抵制行動,削弱了我方與美方談判的信任基礎。「不配合的在野黨讓我們更難提出可以降低稅率的談判條件,即使提出,美國也較難相信台灣有足夠的執行能力與意志。」
半導體是美AI關鍵資產,課稅恐反傷美國自身
陳博志進一步分析高稅率的潛在後果,指出台灣的半導體、伺服器等產品,是美國AI能否保持全球領先地位的「關鍵供應鏈」。若因高關稅導致產品價格上升、或影響台灣廠商升級能力,恐怕美國自身AI發展也會受到拖累。
他警告:「這段時間內美國就可能被中國超越,或至少被大幅拉近差距。」他並指出,即使台灣企業遷往美國設廠,也需數年時間才能真正生產,成本亦將顯著上升。
台灣人才流失風險,美國不宜忽視盟友實力
陳博志提到,高關稅不僅影響台灣企業的規模經濟與升級能力,也可能造成人才流失。「失去工作及升遷機會的人才,有些可能跑去中國,提高中國AI超越美國的能力。」
他以中芯創辦人張汝京為例,指出其當年因在台灣缺乏機會,才轉赴中國創辦中芯國際,成為中國半導體產業崛起的關鍵人物。
「美國不能只看自己,而忽視盟友也強大的重要性。」他呼籲,美國應重新評估對台政策對其自身科技發展的長期影響。
台灣投資價值高,不應僅以金額論效益
在針對美方對其他國家讓利的部分,陳博志表示,日本與南韓的投資承諾中,許多企業趁機在美擴展如造船與鋼鐵等產業,所帶來的實質利益可能有限。
而台灣的半導體業者則是將極具全球競爭力、且原已佔有美國市場的生產基地遷至美國,對美國AI與高科技產業的領導地位具有實質助益。
「台灣的一元投資,可能比其他國家的三元還有價值。」他提醒,美方不應只看投資承諾的總金額,更應看清其對美國未來競爭力的戰略貢獻。
陳博志強調,後續談判應訴諸「高稅率對美國自身的損害」論點,並借助台灣在AI供應鏈上的關鍵角色,爭取更合理的待遇。同時,國內政治力量應團結合作,而非內耗對立,才能強化對外談判的籌碼與信任基礎。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