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川普把貿易夥伴分3類 台灣屬於第3類 關稅暫定20%未達成協議
美國總統川普周四(7月31日)公布調整後幾十國關稅,在10%到41%之間,白宮也列出各國新關稅表格,對台灣關稅設定為20%,沒有標註為暫時,但是台灣總統賴清德指出,台美關稅暫定20%,最終目標是美國表態願意繼續談判,如果之後達成最終協議,關稅稅率可能會降低。
日本與南韓關稅為15%,已經是簽約確定的水準,但是台灣關稅20%似乎是暫定,美國媒體《彭博》與《CNN》的報導印證賴總統的說法。
台北和華盛頓已舉行四輪面對面會談和多次視訊會議,以解決這一問題,8月1日,台灣總統賴清德在臉書上表示,雙方仍在努力達成協議。
彭博:美國把貿易夥伴分為三類
「美國已宣布對台灣徵收20%的暫時關稅,如果達成協議,關稅可能會進一步降低,政府將繼續努力爭取合理的關稅稅率,以及完成關稅談判的最後階段。」賴總統的臉書貼文寫道。
賴總統周五(8月1日)表示,台灣政府將繼續努力爭取合理的關稅稅率,並完成關稅談判的最後階段。而美國總統川普曾設定8月1日為達成協議的最後期限,但他將期限推遲至下周末。
白宮周四發表一份情況說明書,宣布這一消息,證實川普總統已經在7月31日簽署一項行政命令,設定全球各國的關稅。
其中有關台灣部分,《彭博》的報導揭露,一名美國高階官員周四透露,美國把貿易夥伴分為三類,分別是第一類「與美國有商品貿易順差」、第二類「與美達成協議或有少量貿易逆差」、第三類「與美沒有達成協議,還有高貿易逆差」,這些貿易夥伴國的關稅依序為 10%、15%和更高。
如今,雖然美國對台灣徵收的20%關稅,低於4月初威脅的32%,但是明顯高於美國對日本、南韓和歐盟宣布的15%關稅。
美官員證實賴清德總統的說法正確
美國對台課徵關稅20%關稅,意味說,台灣被美國列為第三類,「台灣與美國沒有達成協議,還有高額的貿易逆差」。
日本、南韓、以色列的關稅為15%,這種稅率代表說,這些國家被列入「與美國達成協議,或者有少量貿易逆差」的第二類貿易夥伴。
一位美國官員表示,賴清德提到關於美國與台灣談判仍繼續的說法是「正確的」。
「臨時關稅稅率低於原定稅率,也遠低於其他幾個正在進行談判的主要貿易夥伴的稅率。我們可以將此解讀為台灣的提議受到歡迎,而且接近達成最終協議。」這位官員表示,鑑於討論的內容涉及高度敏感,他拒絕透露姓名。
根據美國和台灣政府的官方統計數據,2024年美國對台灣的貿易逆差位居第六,台灣對美出口額比進口額(順差)高出約740億美元。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