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現打的蔬果汁竟成農藥濃縮包?營養師點名常見4蔬果「最髒排行」上榜

早安健康

更新於 07月26日04:00 • 發布於 07月25日04:00 • 新聞中心傅鴻儒

自製蔬果汁向來被視為補充營養、幫助排毒的好選擇,但營養師提醒,若食材挑錯,特別是選到農藥殘留率高的蔬果,通通打進果汁裡,不知不覺宛如喝了一肚的農藥,恐怕養生不成反而傷身!

食材選錯,蔬果汁可能變「毒果汁」?小心濃縮農藥喝下肚

營養師薛曉晶於臉書發文指出,很多人認為自己買蔬菜水果回來洗乾淨,就不會有農藥,但其實蔬果汁的「濃縮效應」會放大農藥風險!

做蔬果汁時常會混搭3-5種蔬果,如果都是農藥殘留高的品項,例如草莓、芹菜、芥菜、菠菜等,再加上有些水果還會整顆「連皮」一起打進去,榨汁會把微量農藥一起「濃縮」,進而放大風險,變成一杯看似健康、實則暗藏風險的「毒果汁」。

也就是說,喝蔬果汁本身沒問題,但使用的食材就必須多加注意。根據農業部2024年發表的調查報告,台灣農藥殘留不合格率最高的10種水果包括:百香果、西瓜、木瓜、荔枝、草莓、龍眼、棗子(印度棗)、洋香瓜、香瓜與枇杷。若愛在果汁中加點水果增添甜味,務必特別留意,別讓美味變成風險來源。

尤其,很多蔬果汁配方中都會添加的草莓、葡萄、藍莓等莓果類水果,許多都來自國外進口,根據美國環境工作組織(EWG)2025年最新「最髒蔬果榜」,這些水果都高居榜上。其中黑莓甚至有93%的樣本檢出含4種以上農藥!如果沒洗乾淨就連皮打進果汁裡,健康恐怕會不小心踩雷。

蔬果汁如何安心喝?專家教你這樣做

如果想自己打果汁又怕農藥疑慮,薛曉晶營養師也建議,首要選用「有機蔬果」,有助於減少農藥累積的健康負擔。根據《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2014年統整研究,有機蔬果不僅含更多植化素與抗氧化物,農藥殘留率更低於25%,從源頭減少風險更安心。

臺灣的有機農產品經過嚴格的無農藥生產與驗證通過後,會得到CAS有機標章證明,尤其是像蘋果、番茄、草莓等常見「連皮」榨汁的食材,務必特別清洗,或是直接挑選有機品項。

至於菠菜、芹菜、芥菜等農藥風險高蔬菜,則建議先汆燙或避免生食。想要安心喝果汁,不妨改用紅蘿蔔、芭樂、彩椒、去皮鳳梨等作為主角,營養又安心。

不過,有機農產品的價格通常相對較高,臺大食品研究所教授孫璐西就曾分享經驗表示,其實目前的農藥標準都經過嚴格把關,有時候她自己也會直接找傳統市場小農購買當季新鮮食材,再加上有機蔬果因為未噴灑農藥,如果挾帶蟲卵卻沒有洗乾淨,反而有健康疑慮。

因此,不管選擇有機蔬果還是一般市場買到的食材,蔬果清洗都是至關重要的一步,食療養生專家王明勇也傳授居家訣竅,有效減少蔬果農藥殘留!

  • 清水沖洗+浸泡:蔬菜用流動清水沖洗3~5遍後,再浸泡10~15分鐘,有助去除水溶性農藥。

  • 削皮或切除外層:農藥多集中於蔬果表面與凹陷處,削皮能減少殘留。

  • 加熱汆燙:蔬菜切絲後汆燙約1分鐘,可讓表皮下農藥溶出。注意:菜湯不宜食用,建議開蓋加熱。

除了農藥問題外,薛曉晶營養師也提醒,很多榨汁機會濾掉膳食纖維與植化素,讓原本的營養大幅減少;而長時間攪打或放太久,維生素C也容易氧化,讓營養大打折扣。

同時,蔬果打成汁後,裡面的糖分會更容易被吸收,可能導致血糖劇烈波動。因此蔬果汁不是越甜越好,建議以「多蔬菜、少水果」為原則,也可以適度添加亞麻籽粉、芝麻粉、黃豆粉等好油與蛋白質來源,搭配「油脂+蛋白質+纖維」三大元素,更能穩定血糖、真正養生!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現打的蔬果汁竟成農藥濃縮包?營養師點名常見4蔬果「最髒排行」上榜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聰明吃水果

水果健康可以吃很多?專家教你怎麼聰明吃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塑膠都能回收嗎?塑膠玩具、水果網袋怎麼丟?環保局揭不能回收的塑膠黑名單

健康2.0
02

眼睛也會過勞?醫示警 3 大症狀速就醫,避免視網膜病變難挽回

Heho健康
03

歌仔戲天后唐美雲60歲後還逆齡變瘦!3招讓體態氣色越來越年輕

早安健康
04

生活規律、不菸不酒仍長「大腸息肉」?醫揭真相 很多年輕人都忽略了

常春月刊
05

明明爆汗運動卻沒瘦?專家揭「關鍵真相」 不少人都搞錯

常春月刊
06

他早餐改喝這杯血糖藥減半!醫師一家人也喝綠拿鐵 父親高血脂改善了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