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房市建商信心下滑,反映高利率與可負擔性危機壓力未解
美國房地產市場在2025年8月再次釋出警訊——住宅建商信心指數意外下滑,重返2022年12月以來最低水準,突顯高房貸利率與購屋可負擔性持續惡化所帶來的壓力。根據全美住宅建築商協會(NAHB)與富國銀行(Wells Fargo)最新公布的住房市場指數(Housing Market Index),8月指數自7月的33降至32,顯著低於經濟學家預期的34,並與2022年底的谷底持平。
這份數據揭示出多重房市壓力正同時發酵。首先,高房貸利率仍是打擊購屋意願的主因,即便近期因市場預期聯準會將於下月會議重啟降息,使30年期固定房貸利率自年初以來下滑近0.5個百分點,至6.58%(根據Freddie Mac資料),但對多數潛在買家來說,負擔能力依然構成主要障礙。NAHB主席Buddy Hughes指出:「可負擔性仍是住房市場面臨的最大挑戰,買家正在等待房貸利率進一步下降才願意出手。」
為因應需求疲軟,建商普遍透過降價與各式銷售誘因來刺激市場反應。8月共有37%的建商降價,平均降幅達5%;另外有66%的建商提供某種形式的購屋優惠,是COVID-19疫情後的最高水準。這不僅反映建商在高利率環境下的壓力,也說明潛在買家普遍觀望、出手意願低迷。
區域表現上,東北地區建商信心下滑至2023年1月以來最低點,南部與中西部地區則維持不變,西部略有改善。此外,儘管潛在買家看屋人流自5月以來首度上升,但總體水準仍偏低,顯示房市需求依然疲弱。
市場接下來將密切關注8月19日美國普查局即將公布的7月住宅開工與建築許可數據。考量6月單戶住宅開工數已跌至11個月新低,建照核發量更創下逾兩年來最低水準,市場普遍不看好7月會出現明顯回溫。
NAHB首席經濟學家Robert Dietz表示:「考量房市放緩與近期整體經濟數據,聯準會應回歸降息路徑,降低房屋建造融資成本,進而間接壓低房貸利率。」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