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退休潮」席捲全球! 專家籲:40歲後培養多元技能
中高齡勞工面臨「被退休潮」挑戰,五十七歲的劉卜華就是其中一例。她在電信公司服務近二十年後,因公司併購而於五十四歲時被迫離職,隨後轉戰服務業卻遭遇體力與心理壓力困境。專家指出,全球中高齡就業困難現象正在蔓延,台灣五十五至六十四歲勞參率不到百分之六十,居全球末段班,四十歲後應開始培養多元技能,包括數位能力,為中高齡職涯挑戰做好準備,以因應這股「被退休潮」趨勢。
劉卜華最近前往台北市職能發展學院面試中餐實務課程,希望考取中餐丙級證照,提升自己的就業競爭力。她表示,這個年紀想要回到原本的電信工作並不容易,大家都知道到了一定年紀再度就業通常會從服務業開始,因此她需要在心理上做一些自我建設。
在被迫離開電信公司後,劉卜華曾在一家連鎖速食店工作,但面臨了年齡差距的挑戰。她分享,在那裡她是最年長的員工,也是最年長的新人,即使與其他同事體型相似,但在搬運飲料桶等體力活動上,她感到力不從心,這對她來說是很大的挫折,讓她覺得跟不上他人的腳步。最終,由於體力負荷和心理壓力,她選擇離職。
儘管經歷挫折,劉卜華仍不放棄重返職場的希望。她認為自己應該還有第二個可能性,如果無法做上班族,也許能成為廚師或廚師助理,這會比搬運飲料更有成就感。
「被退休潮」目前正在全球蔓延,根據美國勞動部今年七月發布的調查,五十五到六十四歲的族群從失業到再就業平均需要近二十六週,薪資下滑百分之十一;相比之下,二十五到三十四歲的人只需要十九週。台灣人力資本公司執行長晉麗明指出,這個現象勢必會往全球蔓延,亞洲國家和台灣也難以倖免。在人工智慧的狂潮下,白領上班族已經被取代,年輕世代找不到工作,使得中高齡屆退人士在職場上更加弱勢。
相較於年輕世代,高齡失業者在體力、數位能力與學習新科技上明顯處於劣勢。台灣五十五至六十四歲的勞參率不到百分之六十,居全球末段班,遠低於歐美及亞洲鄰近國家。晉麗明建議,台灣的上班族應參考日本的做法,在四十歲時就開始養成多元專長,以因應中高齡的職涯挑戰。台灣企業聘僱中高齡人員大多集中在四十五歲到五十五歲,意味著五十五歲以上的上班族工作機會不多。
人資專家楊宗斌則強調,中高齡勞工至少要懂得使用社群媒體、生成式人工智慧軟體,以及掌握社群經營和影音拍攝等基本技能。在經濟變數與企業降低成本考量下,中高齡勞工被退休或提早離開職場將成為趨勢,唯有提早建立危機意識,不只要活在當下,更要學在當下,才能不會失去未來。
立即加入《TVBS娛樂頭條》LINE官方帳號,給你滿出來的八卦和娛樂大小事!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