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研院x太空中心x科教館 「科學家的秘密基地」更新展區重新亮相
▲國家太空中心展出太空垃圾追捕手及弓箭手互動遊戲。(圖/國研院提供)
【勁報記者羅蔚舟/竹科報導】
國科會轄下之國家實驗研究院及國家太空中心,與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合作,辦理「科學家的秘密基地」長期展,自2023年3月開展以來,已吸引超過16萬大小朋友入場參觀,廣受好評。今(8/13)日於更新部分展品後重新開展,希望能幫助參觀民眾透過體感互動、模擬AI學習、親眼觀察與模型展示,學習有趣的科學知識,也有機會深入認識科研工作。
▲國家太空中心展出衛星科普小常識互動裝置。(圖/國研院提供)
「科學家的秘密基地」位於科教館8樓東南側扇形展場,分為「實驗基地」、「探測基地」和「智慧基地」三區,每一區均包含兩大展示主題。此次更新的是國家太空中心與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網中心)的展品。
▲國家太空中心展出衛星科普小常識互動裝置與太空垃圾追捕手及弓箭手互動遊戲。(圖/國研院提供)
探測基地-國家太空中心本次展出衛星科普小常識互動裝置,參觀者將沈浸在仿真的太空艙前,一頁一頁地翻閱太空科普投影書,內含豐富的太空科普小常識,例如全世界第一枚人造衛星、人造衛星的運行原理、人造衛星的速度、第一位太空人等,是今年暑假的最佳充電站。另外設有太空垃圾追捕手及弓箭手的互動遊戲,由於目前太空中的垃圾問題越來越嚴重,身為地球人的我們有責任去清除及解決,拿起我們的網子、拉起我們弓箭,出發吧!
▲國網中心展出AI辨識任務。(圖/國研院提供)
智慧基地-國網中心展出的是與農業科技研究院合作發展的「豬隻異常通知系統」,此系統結合物聯網、AI影像辨識和高效能運算的技術,可以智慧監控豬隻的健康狀態,隨時透過AI了解豬舍情況,提升畜牧場管理的效率,以科技幫助臺灣養豬業進入數位新時代。展區中透過觀察及觸摸的趣味體驗,讓參觀者輕鬆學習AI影像辨識的科普知識,了解人工智慧如何改變傳統畜牧業。
▲國網中心展出豬隻異常通知系統。(圖/國研院提供)
除了更新的兩件展品外,實驗基地-生物模式中心展出「貓咪毛色變化的秘密」,這裡展示多基因協同作用的觀念,現場設計了一個基因密碼轉盤遊戲,參觀者可以透過簡單的科普工具,輕鬆學習生物醫學知識。
▲國網中心展出豬隻異常通知系統。(圖/國研院提供)
實驗基地-國震中心介紹房屋的共振原理,現場提供以不同長度的吸管模擬各種樓高的共振教具,讓參觀者能親身體驗結構與地震波共振的現象。同時展示「滾動式隔震平台」,參觀者可看到放置於隔震裝置上的設備,其振動幅度大幅減少,直觀感受隔震技術的保護效果。
▲國網中心展出豬隻異常通知系統。(圖/國研院提供)
探測基地-海洋中心展出於臺灣西南海域及南海採集到的海洋浮游動物標本、寫真、採集工具,以及使用海洋中心自製底碇平台記錄之水下300米的海底世界。展場設置顯微觀察區,讓參觀者一窺這群嬌小但至關重要的小小兵身影,了解牠們是維護海洋生態平衡的關鍵多數。
智慧基地-科政中心設計出一套多媒體互動遊戲,有三題選擇題,題目出自「PRIDE政策研究指標資料庫」,觀眾只要揮動手臂就可以在螢幕上選擇答案,在答題的過程中對我們的世界現況建立基本認識。
國研院近年來積極把國家級研究中心開發的尖端科技,轉化為讓中小學生都看懂並覺得有趣的科普展覽與活動,希望能幫助中小學生從中學習基本的科學知識,並建立起對科學的興趣,培養科學素養。「科學家的秘密基地」會定期進行展品更新,持續提供創新的國家研究成果,歡迎民眾來科教館8樓探索尖端科技研究的有趣之處。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