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將被迫割地?民眾:感覺被背叛
[NOWnews今日新聞]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將在美東時間8月18日下午1時15分(台灣時間19日凌晨1時15分)與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會晤,川普接著也將與所有歐洲領袖會面。這是川普15日於阿拉斯加與俄羅斯總統蒲亭會晤後,首場關於俄烏戰爭的重大會談。川普是否將正式建議澤倫斯基割地備受關注。烏克蘭人在美俄峰會後,有部分民眾態度轉為看壞,認為遭背叛。也有人認為領土和性命,應選擇性命,讓澤倫斯基陷入兩難境地。
美俄峰會後並未提及任何土地割讓訊息,然而,與川普交惡的紐約時報聲稱,川普曾告訴歐洲領袖,他認為若烏克蘭同意割讓東部部分領土,俄烏就有可能達成和平談判。
隨著澤倫斯基即將再度與川普會面,包含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和芬蘭領導人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和歐盟,皆表態將赴美參加會議。路透指出,歐洲在俄烏戰爭的關鍵外交時刻支持澤倫斯基,並防止川普與澤倫斯基今年2月在橢圓形辦公室爆發爭執的局面重演。
根據BBC報導,在前往阿拉斯加與蒲亭會面前幾天,川普曾提到了他「土地交換」作為和平的條件。但對烏克蘭人來說,這是一個令人困惑的說法。要交換的是哪塊土地?是否要用俄羅斯的一部分來提供給烏克蘭,以交換俄羅斯以武力奪取的土地?
BBC認為,當澤倫斯基準備於週一前往華盛頓與川普會面時,川普的想法中可能並沒有「交換」,而是計劃施壓澤倫斯基,要求其放棄整個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以換取俄羅斯在其餘前線停止行動。
報導提到,盧甘斯克幾乎已完全被俄羅斯控制。但烏克蘭仍掌握約30%的頓涅茨克地區,包括幾個重要城市和防禦工事,但代價是數萬名烏克蘭人的性命。頓巴斯地區富含礦產,也是工業重鎮。烏克蘭學者赫雷察克(Yaroslav Hrytsak)表示,現在將其交給俄羅斯將是一場「悲劇」,這些地區曾孕育出「著名的政治家、詩人和倡議者」。如今,若成為俄羅斯領土,許多民眾將無法回家。自2014年俄羅斯開始進攻以來,至少有150萬烏克蘭人逃離頓巴斯。估計有超過300萬人生活在俄羅斯佔領區,另有約30萬人仍居住在烏克蘭控制的地區。
55歲的軍隊牧師博里洛(Andriy Borylo)在受創嚴重的斯洛維揚斯克市(Sloviansk),他告訴BBC,週末有炮彈落在他家附近,情況非常艱難,他說,「人們感到絕望和被遺棄。我不知道我們還有多少力量可以堅持。有人必須保護我們。但誰來保護?」
博里洛表示,他一直在關注阿拉斯加美俄峰會的新聞,「我寄望在川普身上,不是澤倫斯基。但他們正在奪走我的一切,這是一種背叛。」
澤連斯基表示,烏克蘭不會為了和平而交出頓巴斯。俄羅斯是否會遵守任何協議結果,也被質疑。
基輔國際社會學研究所(Kyiv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ociology)的民調顯示,約75%的烏克蘭人反對任何正式將土地割讓給俄羅斯的行為。但人們也渴望結束痛苦的戰爭,尤其是在頓巴斯地區。
緊急救援人員特卡喬夫(Yevhen Tkachov)說「如果你問我是否願意放棄頓涅茨克地區,我衡量這場戰爭的標準不是公里數,而是人命,我不願為幾千平方公里的土地付出數萬人的生命,」他說,「生命比領土更重要。」
BBC指出,對某些人來說,最終就是土地與生命的抉擇。這讓澤倫斯基「處於一個沒有好選擇的十字路口」,反對黨歐洲團結黨(European Solidarity)議員阿里耶夫(Volodmyr Ariev)表示。「我們沒有足夠力量無限期地繼續戰爭」,阿里耶夫說,「但如果澤倫斯基讓出這片土地,不僅是對憲法的破壞,還可能構成叛國。」
顯示全部
留言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