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虎(8033)單月獲利創新高!軍標案加海外訂單,營運動能全面升溫
雷虎科技(8033-TW)6月單月稅後純益達0.78億元,年增169%,每股EPS 0.51元,等於一個月就超過2024年全年獲利水準,表現相當亮眼。
營收也同樣強勁,6月合併營收年增73%,為歷史次高紀錄,連續兩個月創新高;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達7.49億元,年增17.6%,創下歷年同期最佳紀錄。
(資料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這波營收與獲利同步成長,主要來自兩大動能驅動:一是自殺型無人機(FPV)及其零組件自第二季起大量交貨,打開軍工營運爆發點;二是嘉義大埔美新廠的無菌包材正式投產,帶動醫療領域穩定出貨。
不過,雖然財報數字亮眼,公司仍有過去虧損尚未完全彌補,2025年股東會也決議不配發股利,反映財務體質仍處於調整與強化階段。
營運模式升級:打造無人載具平台,軍工與商用雙引擎發動
雷虎科技這幾年轉型方向明確,已從過去以模型為主的公司,蛻變成具備完整技術能力的無人載具整合解決方案供應商。
目前公司營運重心主要集中在三大軍工領域:無人機(UAV)、無人艇(USV)和無人地面車(UGV)。這些產品所需的關鍵技術,包括飛控系統、動力馬達、影像圖傳模組到通訊鏈路,雷虎大多都能自行開發與生產,具備高度自主與整合優勢。
在營運策略上,雷虎走的是「軍工+商用」雙軌並進路線:一方面,公司全力爭取國防部五款無人載具的大型標案,發展全系列產品搶攻軍工市場;另一方面,也積極布局民用應用,像是與台積電洽談導入無人機協助半導體廠巡檢作業,以及將瓶胚與瓶蓋產品導入醫療通路,進一步拓展營收來源與市場應用廣度。
公司將醫療用無菌包材作為輔助事業,不僅提供穩定現金流,也有助於降低對單一產業的依賴。
(資料來源:優分析產業資料庫)
政策利多+國際訂單雙助攻,營運動能可望延續
眼下,不論是國內的軍工採購潮,還是國際對AI無人機的高度需求,都讓雷虎的成長條件變得越來越有利,整體營運正迎來明顯加速:
1️⃣ 國防採購釋出,大單商機浮現
台灣推動國防自主政策,預計2026至2027年,國防部將採購近5萬架無人機與上千艘無人艇,整體採購規模高達數百億元。
雷虎目前已完成甲至戊五型無人機的開發與量產準備,並積極投入軍備局即將釋出的五款無人機標案,並且旗下「海鯊號」無人艇也在軍方操演中脫穎而出,是唯一完成三項操演任務的廠商,技術實力與實戰表現獲得高度肯定,未來在水面無人載具標案中占有極大優勢。
2️⃣ AI無人載具趨勢起飛
在國際市場方面,AI結合無人載具的應用快速擴大,無論是軍事作戰、邊境巡邏還是工業巡檢,對智能化無人機的需求不斷攀升,市場規模都有明顯擴大趨勢。
雷虎旗下自殺型無人機產品已成功打入歐美與日本市場,自2025年第二季起正式交貨,外銷訂單正式啟動,公司亦積極參與美日等地軍工展覽,與國際軍工大廠建立聯繫,並透過與Auterion合作導入AI系統,提升產品競爭力與技術附加價值。
未來,公司營運成長動能可望來自三個面向:第一,國防大單釋出形成穩定訂單來源;第二,AI技術深化強化產品差異化;第三,海外市場擴張帶來長線外銷動能。
不過,公司仍需因應幾項潛在挑戰,包括標案時程可能受政策變數影響、國際市場競爭加劇,以及轉型過程中可能遭遇的產能與品質控管壓力。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