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台灣10年首見布氏桿菌境外移入 疾管署:去過「這些」地區要注意

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7小時前 •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
布氏桿菌病的潛伏期多為1至2個月,短者僅5天,長則可達5個月。常見症狀包括間歇性或不規則發燒、全身倦怠、盜汗、頭痛等。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疾管署在12日公布一則消息,台灣相隔10年,再次出現布氏桿菌病的境外移入確診案例。這名病患是住在北部的50多歲男性,今年4月曾到新疆旅遊,旅途中去逛動物市集時接觸過羊和馬。

到了7月初,他開始出現發燒、發冷等不適,先是多次跑診所看病,但狀況沒有改善,還被檢查出肝指數偏高,於是轉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後來因為持續發燒,加上發現肝脾腫大,被安排住院治療。醫院的血液培養檢驗確認是布氏桿菌感染。經治療後,目前已經康復出院。

目前案例皆為境外移入 尚未出現本土病例

疾管署指出,個案的同住家人及同行旅伴目前均無疑似症狀。由於布氏桿菌屬第三級危險群(RG3)微生物,衛生單位也依規範,針對曾操作該菌株的實驗室人員,進行風險分級、健康監測與暴露後處置評估,確保不會發生進一步的感染傳播。

布氏桿菌病為全球性疾病,常見於東亞、中亞、中東、非洲以及地中海沿岸地區。疾管署指出,台灣曾在2011年出現5例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包括北非、馬來西亞與中國。自2012年將該病納入第四類法定傳染病後,至今累計僅2例境外移入,分別自印尼與中國傳入,尚未出現本土病例。

布氏桿菌為人畜共通傳染病 常由接觸傳染

疾管署表示,布氏桿菌病屬於人畜共通傳染病,常見的致病菌株包括:

  • 流產布氏桿菌(B. abortus)。
  • 馬爾他布氏桿菌(B. melitensis)。
  • 豬布氏桿菌(B. suis)。
  • 犬布氏桿菌(B. canis)。

這些細菌主要在動物間傳播,宿主包含牛、羊、豬、狗等。人類感染通常源自直接或間接接觸帶菌動物。

人類可能因皮膚傷口或黏膜接觸到受感染動物的組織、血液、尿液而感染,也可能食用被布氏桿菌污染的食物或製品,例如未經滅菌的生乳或乳酪。此外,疾管署提醒,實驗室人員、屠宰場或畜牧業工作者,若吸入含病原菌的空氣,也有感染風險。

布氏桿菌潛伏期最長達5個月 需注意是否有常見症狀 

布氏桿菌病的潛伏期多為1至2個月,短者僅5天,長則可達5個月。疾管署提到,常見症狀包括間歇性或不規則發燒、全身倦怠、盜汗、頭痛、背痛、關節或肌肉疼痛以及四肢無力等。若未及時治療,可能引發較嚴重的併發症,例如心內膜炎、肝脾腫大,甚至中樞神經系統病變。

常與動物接觸者為高風險族群 需特別留意防護措施

疾管署提醒,前往流行地區時,應避免食用未煮熟的肉類、未經消毒的奶類及其製品,並儘量避免與動物直接接觸。從事高風險工作者,例如獸醫、屠宰場員工、畜牧業者或實驗室人員,應配戴適當防護裝備,包括口罩、手套、圍裙及護目鏡,以降低感染機會。

曾前往高風險區並出現症狀 應及早就醫與告知旅遊史

疾管署呼籲,民眾若曾前往布氏桿菌病流行地區,並在返國後出現發燒、倦怠、肌肉或關節疼痛等症狀,應及早就醫,並主動向醫師說明近期的旅遊史與動物接觸史。這有助於醫師快速診斷、給予適當治療,也能及時通報防疫單位,避免疫情擴散。

【延伸閱讀】

抗藥性細菌越來越難治!重症恐無藥可用 醫界推三大訴求盼改善治療困境

境外移入瘧疾+1 專家籲:出國前至門診諮詢並做好防蚊措施

加入【健康醫療網】Line@好友,天天關注您健康!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屈公病防蚊大全

屈公病是由蚊子叮咬而傳播的急性傳染病,症狀與登革熱相似卻不容輕忽。一次掌握症狀辨識、傳染方式與防蚊關鍵。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20歲女大生常「曬太陽、爬山」仍骨鬆!醫揭「1致命習慣」害白做工

三立新聞網
02

30歲女性也要小心!子宮內膜癌發病率飆升 專家:這些生活習慣恐加速風險

每日健康
03

血便以為是痔瘡!他天天吃「排骨便當」釀大腸癌肝轉移

中天電視台
04

不能只看BMI!醫師建議「這2項」才是關鍵健康指標

CTWANT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1

國夆
新疆 中國 挖 40%準備出征館長 要被噴囉
48分鐘前

顯示全部

最新消息

楊柳颱風來襲!疾管署:颱風過後別輕忽...3步驟降低傳染病風險

信傳媒

吃錯蛋白質「可能讓你越減越肥」!營養師揭4大陷阱,實測2個月甩油2公斤

姊妹淘

攝護腺肥大治療新選擇 微創手術助擺脫排尿不順之苦

健康醫療網

蜂窩性組織炎隱形殺手不容輕忽 9大高風險族群要當心

NOW健康

6成肺癌患者沒抽菸習慣!肺癌權威揭「3件事」才是降低死亡率關鍵

優活健康網

愛吃鮪魚、鯊魚!婦血中汞濃度驚人 新生兒恐智力障礙

TVBS

不孕夫妻想懷孕該怎麼做?醫揭備孕療程失敗3原因:取卵不是越多越好

優活健康網

楊柳來襲防疫3步驟! 裝備齊全、水煮沸及清除孳生源

NOW健康

用香水蓋體味落伍了! 網友實測6種方式讓體味變清新

NOW健康

怕變「臭臭人」狂擦止汗劑?食藥署:反而可能中暑

中天電視台

視力突模糊、扭曲?當心黃斑部病變上身…2年內恐失明

中天電視台

跑步新手必看!「女性跑步裝備」怎麼準備?一次盤點3大必備物品

優活健康網

講座報名/眩暈耳鳴反覆惱人? 醫解析成因與保健秘訣

NOW健康

黃斑部病變險奪光明 醫:長者視力惡化別輕忽

台灣好新聞

台人一年吃掉10億顆安眠藥 醫示警:失眠是健康警訊

CTWANT

小時候的胖是胖!台灣每 4 名國小生過重,埋下慢病未爆彈

Heho健康

想預防血癌?專家點名「酪梨」富含葉酸 護血功效佳

中天電視台

快訊/「楊柳」快閃釀災!類鼻疽本土暴增5例 6旬男發燒多次就醫救不回

三立新聞網

癌末患者暴瘦真相:肝臟被迫釋放「惡訊號」,一點一滴吞噬病患肉體

科技新報

當「子宮外孕」找上門,有什麼症狀?我以後還有機會生寶寶嗎?

媽媽寶寶

沒洗牙後果超嚴重!牙菌斑搭血液跑全身…恐害動脈硬化

中天電視台

《鬼滅之刃》為何惹哭全台? 心理師解析炭治郎「長子宿命」:溫柔懂事是種詛咒

潮健康

備孕打排卵針痛、卵少、胚胎植入失敗不用怕!醫師破解3大備孕難題

華人健康網

台大醫院單孔機器人手術系統捐贈儀式暨機器人及創新手術中心成立 邁向智慧微創手術新時代強化臨床醫療量能

優活健康網

35歲男歌手心梗猝逝!其實有跡可循 「4症狀」危險了

三立新聞網

減醣瘦身卻越減越累?專家警告:極端飲食恐釀肌少症、糖尿病

三立新聞網

高齡族群當心!肺動脈栓塞難察覺 北榮桃分院醫籲注意這些症狀

中華日報

美女媽擠痘痘突「半邊臉動不了」 嚴重感染送急診!醫:小心死亡三角

CTWANT

年輕人大腸癌主因不是肉!醫揪「2大致癌推手」 過度防曬入列

常春月刊

7旬老翁心臟功能只剩15% 「這項裝置」輔助心導管手術成功續命 

健康醫療網

自律神經失調非真病症而是症候群 中醫從肝主疏泄陰陽失衡角度辨證論治效果佳

優活健康網

輕忽0.5公分肺結節!30歲女教師一年後確診末期肺癌

中天電視台

颱風天溫暖你的胃和心! 「快速咖哩飯」自製料理首選

NOW健康

更年期後「梨型身材」恐變蘋果型!專家:小心肝臟出問題

中天電視台

遭嘲笑GG像「食蟻獸」 海外學童返台割包皮重拾自信

CTWANT

包皮過長遭同學笑像「食蟻獸」 海外學童返台手術重建自信

中天電視台

擠痘恐癱瘓失明?三寶媽半邊臉腫脹險死 醫警告「死亡三角」千萬別碰

鏡週刊

攝護腺癌躍升男性癌症第3名!60歲以上患者占7成

中天電視台

吃保健食品會傷腎?專家推薦護腎好食物、攝取原則

Heho健康

慢性疲勞等於體虛?是身體在求救 3大診斷條件需留意

NOW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