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不到咖啡香是警訊?嗅覺變差恐成10年後失智前兆,3技巧快速自測
根據衛生福利部2024年調查,全台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為7.99%,也就是每25位長者中就有約2位可能罹患失智症。這不僅凸顯失智症在台灣的嚴重性,更有最新研究警告,嗅覺變差,可能是比健忘更早一步發出「SOS信號」!換句話說,除了記憶力衰退,嗅覺異常同樣是不可忽視的警訊。比健忘更早出現!嗅覺異常「超前預警」失智症
【到早安健康看完整報導】
嗅覺並非單純的鼻子問題,而是與大腦深處的神經網路緊密相連。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於臉書專頁說明,負責氣味傳導的「嗅球」和「藍斑核」,正是失智早期就會發生病變的區域。
研究發現,在失智症的臨床前期,這些區域的神經纖維會率先斷裂,嗅覺訊號因此無法傳遞;小膠質細胞甚至誤將正常神經纖維當成「垃圾」清除,讓嗅覺功能進一步受損。這些異常通常發生在記憶力出現問題的5–10年前,因此嗅覺異常被視為比健忘更早的「超前預警」。
聞不到對生活造成4負面影響!還會增加死亡率
嗅覺不只是五感之一,更是大腦的重要刺激來源。比如經過路邊攤,聞到熟悉香味,腦中可能立刻浮現童年時媽媽燒的拿手菜。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耳鼻喉科醫師鈴木宏和提醒,嗅覺障礙其實會對日常生活造成四大影響,不可輕忽。
首先,嗅覺受損容易讓人變得孤獨、憂鬱,甚至減少社交活動,進一步拖累認知功能。其次,失去嗅覺還會讓人聞不到瓦斯漏氣、難以辨別食物是否腐敗、忽略髒亂臭味,大幅增加生活安全與衛生風險。更嚴重的是,嗅覺缺失會讓食物「失去風味」,導致食欲下降,甚至造成營養不良、體重減輕,研究也指出死亡率因此升高,絕對不容小覷。
簡單檢測觀察嗅覺能力!5大香料刺激大腦防失智
黃軒醫師建議,民眾平時可以透過常見的食材來進行簡單的嗅覺測試,初步觀察自己的嗅覺能力,若發現味道明顯變淡,甚至完全聞不到,就要提高警覺。特別是以下情況,更應尋求耳鼻喉科或神經內科檢查:
- 突然完全喪失嗅覺。
- 嗅覺下降持續超過2週未恢復。
- 聞到的氣味與實際不同(嗅覺錯亂)。
- 伴隨記憶力下降或生活習慣改變。
【簡單嗅覺測試推薦食材】
- 強烈氣味:如咖啡粉、蒜頭、芥末。
- 芳香氣味:如檸檬皮、香水、肥皂。
- 日常食物氣味:如花生醬、香蕉、巧克力。
這些香料不只適合做嗅覺檢測,平時多吃也可能有助於延緩失智!專門從事失智照護的林舜穀中醫師分享,香料的濃郁氣味能刺激大腦,他自己就常常買各式香料,變化搭配在餐食中,讓嗅覺與味覺持續「活腦健腦」。推薦的香料包含:薑黃、薄荷、孜然、迷迭香與月桂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