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參議院驚險通過「偉大美麗法案」,對於台積電等台廠有何影響?
美國參議院結束了數日激辯,於 7/1 以 51 比 50 的票數驚險通過「偉大美麗法案」(big beautiful bill)。這項法案涉及重大稅法改革、增加邊境安全及國防支出等。《CNBC》分析,隨著美國繼續加強國內晶片供應鏈,半導體製造商在美國建廠的成本可能因此降低。
根據本次通過的法案版本,半導體公司在美的稅收抵免將自 25% 提高至 35%。英特爾、台積電和美光等晶片製造商,如果能在 2026 年期限前擴大其在美製造業務,將有機會適用此優惠。
PwC:新法案版本有利台廠赴美設廠
資誠(PwC)會計事務所美國業務負責人蘇宥人指出,參議院通過的版本重點,在企業稅方面包含固定資產、美國境內研發支出,以及製造用不動產之費用化、利息費用認列限制放寬、晶片法投資抵減率提高至35%,並調整受控外國企業(CFC)和國內最低稅負制之稅率等,對於擬定赴美設廠或擴大既有美國製造基地的台灣企業較有利。
不過,接下來法案將交由眾議院審議,並進行投票決定是否接受該法案。如果眾議院通過參議院修訂後的版本,偉大美麗法案將有望在 7/4 完成立法。然而,蘇宥人表示,因為法案內容經過修訂,眾議院可能需要更多時間協調雙方意見分歧,使得通過時間充滿變數。事實上,偉大美麗法案延續川普首任期的大規模減稅政策,但以削減低收入醫療與等社會福利為代價,引發爭論。
關稅,才是企業真正關注的潛在風險
《CNBC》指出,自美國總統川普第一任期以來,美國一直試圖從亞洲引進更多先進半導體供應鏈,以支持國內企業並限制中國的發展能力。不過,川普和美國前任總統拜登態度不同,他曾表示與拜登提供資金的《晶片法案》相比,關稅才是推動半導體回流的最佳路徑。
近幾個月來,許多在美國有專案的晶片製造商擴大了美國投資計畫,包括台積電、NVIDIA、美光和格羅方德等。科技顧問公司 Futurum Group 執行長 Daniel Newman 告訴《CNBC》,川普的關稅威脅使得半導體公司更加緊迫地擴大美國產能,而新通過的偉大美麗法案如果能執行,只會加速供應鏈「美國化」進程。換言之,稅收抵免,可以被視為抵銷美國相關業務成本的機會。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資料來源:《CNBC》、PwC、《BBC》、《Financial Times》,首圖來源:擷取自 Donald J. Trump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