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關稅即將掀牌恐落在25% 外交圈盛傳背後原因與台積電有關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談判近入最後階段,行政院近日釋出副院長鄭麗君目前仍在華府進行磋商風向,原訂今(29)日登場的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顧問會議也停開。惟外交圈在檯面下傳出另一說法,台灣關稅已經定案,很可能是當初我方爭取比照晶片關稅的25%,惟全案結果仍待川普政府宣布。
關稅即將最後揭曉,台灣水位預測紛歧。有專家預估落在18%,國民黨高層預估為20到25%,今日市場則傳出達22%,引發股市賣壓一度大跌逾300點,收盤重挫211點。
關稅最新局勢為美國總統川普敲定歐盟由30砍至15%,歐盟並同意向美國購買價值7500億美元,約新台幣22兆元的能源,以及加碼投資6000億美元。
川普也表示,大部分的協議都已完成,會直接徵收特定關稅,對於未達貿易協議的國家關稅,將會落在15%到20%之間。
鄭麗君留美隨時上陣,232條款鎖定半導體
倒底台灣是否列入這15%到20%的行列?還是算歸類在「其餘人口」?知情人士透露,這些國家都是一些沒有談完的南美洲和非洲等小國,台灣雖然也是小國,但是應已談完,所以並不在這個行列中。
鄭麗君在上周率談判團隊在美國華府進行第4輪貿易談判,行政院於28日釋出鄭原本訂了機票要返台,但臨時留在華府待命,準備隨時上陣磋商,若有進展再適時對外說明。
但外交圈今日傳出一說,台灣關稅已有答案,現在就是在「等放榜」,雖然日本關稅降到15%,但是台灣很難比照。
知情人士透露,台灣為美國動用《貿易擴張法》第232條款,主要鎖定半導體產業調查的國家,加上是對美主要出超國,與日本關稅相比會「只高不低」。
只是台灣讓台積電加碼投資1000億美元「神山出走」、採購和投資阿拉斯加天然氣、匯率暴力升值、大買美債、大幅提升國防預算、檢討非貿易障礙等條件, 為何還無法比照日本?
台積電不想核心技術外洩,賴清德出訪因美中談判暫緩
據稱,最為關鍵的因素,在於未能滿足川普「創意合資」的要求,也就是台積電直接入股英特爾(Intel)和技術分享,在美「安家落戶」。
根據公開訊息,台積電並非直接是入股英特爾,而是改採成立合資新企業,並且以部分製造技術,換取新公司的20%股份。
國安專家表示,台積電擬轉向透過這樣間接的方式,避免核心技術會直接外洩給美國公司,也因此,當初我方對美談判的「底線」,據稱就是定在晶片關稅的25%。
關稅問題也引發川普拒絕總統賴清德過境紐約,導致出訪行程取消,總統府解釋,考量國內正值颱風災後復原階段,且政府正與美方協商關稅議題,因此近期無海外出訪規劃。
「川普正要與中國談稀土和關稅問題,中國為重中之重和主要競爭對手,自然不希望此時有台灣變數。」國安相關人士稱,至於美中可能再休兵90天,屆時談完之後,賴清德自然就能再安排出訪。
川普近日陸續宣布新對等關稅稅率,亞洲鄰近國家包括日本最新關稅為15%、韓國為25%,越南及菲律賓稅率各為20%與19%,新稅率預計8月1日上路。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