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琳驚傳猛爆性肝炎急入院!醫提醒高危族群「定期驗2指數」能救命
綜藝天王沈玉琳驚傳健康亮紅燈,近日因身體不適緊急就醫,外傳疑似罹患猛爆性肝炎、甚至昏迷送進加護病房,消息一出震驚演藝圈。幸好,今(30)日最新消息澄清,沈玉琳目前並未住進加護病房,也未出現腦水腫或昏迷,雖然身體各項指數不甚理想,但目前正在接受進一步檢查與休養。
據了解,沈玉琳近期連續數日出現發燒、食慾不振等症狀,起初以為是過度勞累所致,沒想到補眠後仍未改善,才在妻子芽芽與好友潘若迪的陪同下前往醫院就診。未料醫師發現多項健康指數異常,才緊急安排進一步檢查。目前檢驗結果尚未公布,家屬也尚未對外透露詳細病情。
消息傳出後,演藝圈朋友與粉絲紛紛湧入關心。命理師詹惟中透露,幾週前上節目時就注意到沈玉琳氣色不佳,得知病訊後更是擔憂,表示已第一時間打電話關心,希望他早日康復。
減重短期狂瘦17公斤、吃保健食品,醫曝6種成分恐傷肝
這次健康警訊也讓外界重新關注「猛爆性肝炎」的潛在風險。有知情人士透露,沈玉琳自去年底開始積極減重,一口氣瘦下17公斤,雖然瘦身成果明顯,但也可能因此攝取過多保健食品,對肝臟造成額外負擔。
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林姿伶曾分享,許多人以為天然就是安全、無害,但事實上,有些常見的植物性保健品也可能潛藏肝毒性。2024年刊登於《JAMA Network Open》的研究就指出,有6種植物成分需特別留意,包括「薑黃或薑黃素、綠茶、藤黃果、黑升麻、紅麴米、阿育吠陀(南非醉茄,印度人蔘)」。
這些成分常被用於幫助抗氧化、減重、舒緩更年期症狀或焦慮,但若攝取過量或體質不合,反而可能傷肝。林姿伶醫師也強調,保健食品不是吃越多越好,若合併使用藥物,還可能產生交互作用。她呼籲民眾一旦出現不適或檢查異常,應立即停用並就醫,切勿拖延。
B型肝炎是猛爆性肝炎主因!死亡率高達6成,定期追蹤是保命關鍵
沈玉琳本身有B型肝炎病史,也是這次事件的重要風險因子之一。肝膽腸胃科醫師柯智傑指出,在台灣,B型肝炎是引發猛爆性肝炎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猛爆性肝炎的死亡率可高達60%,嚴重時會導致腦水腫、心律不整、腎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甚至敗血症等併發症。
危險的是,猛爆性肝炎很可能讓人猝不及防,B肝患者除非定期回診,發現AST或GOT、ALT或GPT等肝發炎指數上升,才有機會及早用藥治療。柯智傑醫師因此提醒,定期追蹤才能及早發現問題、及時治療,是預防猛爆性肝炎的最佳方式。
而無論是B肝帶原者、慢性肝炎患者,或是一般健康民眾,都應養成正確保肝習慣。少喝酒、避免來路不明的中草藥與保健食品,才是保肝的最佳策略。若對某些偏方或保健產品感到疑慮,記得別靠「網友推薦」或「個人心得分享」就貿然嘗試,忘了先諮詢主治醫師才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