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也跟日本一樣都是15%?川普即將揭曉最新稅率,歐盟備戰以防美國又翻臉
在全球貿易戰陰影下,歐盟與美國正加速推進貿易協議,英國《金融時報》與《衛報》指出,預計川普政府將對歐盟出口至美國的多數商品徵收15%的關稅。然而歐盟內部仍不敢放鬆戒備,特別是德國汽車業將面臨嚴峻挑戰,因此歐盟正強化報復措施,包括價值近1000億歐元的反制關稅清單,甚至考慮動用有如「貿易核武」的反脅迫工具(Anti-Coercion Instrument, ACI),防止川普又突然翻臉、讓談判宣告破局。
15%關稅成焦點,歐盟讓步換取穩定
根據多名歐盟外交官和知情人士透露,這項潛在協議將對歐盟出口至美國的大多數商品實施15%的統一關稅率,預計從2025年8月1日起生效。這與川普於2025年7月22日與日本達成的協議如出一轍,日本同意的15%稅率低於川普原先威脅的25%,被視為「折衷勝利」。歐盟方面強調,這15%稅率將涵蓋現有平均4.8%的「最惠國稅率」(Most-Favoured-Nation rate),不會額外疊加,實際上等同於鞏固現狀。
為了爭取更好條件,歐盟已主動提出將某些產品的MFN稅率降至零,包括飛機、醫療器械和酒類(如威士忌、干邑白蘭地),這將惠及歐盟出口商,也讓美國波本酒業者獲利。例如,歐盟希望透過此舉減輕對航空業的衝擊,畢竟波音(Boeing)和空中巴士(Airbus)是歐美貿易的關鍵玩家。知情人士透露,這是歐盟「捏著鼻子接受」的妥協,因為若無協議,川普10天前威脅的30%稅率將成真,導致歐盟出口損失慘重。
相較英國今年稍早與美國達成的10%基準稅率,歐盟的15%還是差了一截,尤其德國汽車業將成最大受害者。因為目前對美出口汽車面臨27.5%的稅率,協議後雖降至15%,但仍遠高於川普重返白宮前僅2.75%的水準。這對德國經濟支柱如福斯(Volkswagen)和賓士(Mercedes-Benz)來說,是個「苦澀的藥丸」。德國總理梅爾茨(Friedrich Merz)在柏林會見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時公開表示:「我們希望立即就貿易問題做出決定」,凸顯歐盟內部急於化解危機。
歐盟備戰報復:反脅迫工具成「核選項」
儘管談判樂觀,歐盟並未掉以輕心。歐盟執委會於23日向成員國簡報最新進展後,同時宣布合併兩份先前準備的反制清單:總值達930億歐元(約合新台幣3.3兆元),涵蓋美國進口商品從家禽、酒類到汽車和飛機。若川普拒絕協議,歐盟將從8月7日起實施30%報復稅率,直接匹配川普的威脅水準。這包括對美國波本酒、波音飛機等象徵性產品加稅,預計將重創美國出口。
更引人注目的是,歐盟考慮啟用2023年生效的反脅迫工具(ACI),這項被稱為「貿易火箭筒」的法律不僅允許加徵關稅,還能禁止美國服務進入歐盟市場,嚴重打擊美國科技巨頭如谷歌和蘋果。法國是唯一強烈主張立即動用ACI的國家,馬克宏政府認為這能展現歐盟的強硬立場。不過ACI實施需時一年,歐盟智庫歐洲外交關係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格爾克(Tobias Gehrke)批評歐盟錯失先機:「歐盟本該在上週貿易部長峰會後立即警告使用ACI,現在看來是『手裡有好牌卻沒打好』。」
歐盟貿易發言人奧洛夫·吉爾(Olof Gill)強調:「歐盟首要目標是透過談判達成結果,但我們會平行準備所有情境,讓反制措施更清晰、簡單且強大」。這場談判正值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和歐盟理事會主席柯斯塔(António Costa)準備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之際,增添地緣政治張力。(推薦閱讀)前線為自由奮戰,總統在後方剷除異己?澤倫斯基指控反貪機構「被敵人滲透」,基輔爆發戰後最大抗議潮
歐盟商品的稅率可能降為15%的消息曝光後,歐元兌美元匯率隨即止跌回穩,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0.6%,顯示市場對協議抱持樂觀。但白宮發言人德賽(Kush Desai)警告,一切仍是「臆測」,除非川普親自宣布。美國官員也承認情勢不穩,可能生變。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