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大附小專業與幸福並行 用幸福力量伴孩子成長
為迎接新學年的到來,慈大附小辦理「成為幸福的老師」輔導研習,邀請臺北市教育局聘任督學,也是前台北市復興高中校長劉桂光校長帶領全體教師進行深度學習與交流。透過研習,老師們不僅充電增能,更學習如何在繁忙校務與教育現場中保持正向心態,營造出更幸福的教育氛圍。
研習圍繞「全面覺察」與「班級經營」兩大核心,帶領老師學習如何先安頓自己的心情,再處理教學日常挑戰。課程中特別針對教師最常面臨的三大議題——親師溝通、學生衝突與行政事務,提供務實而有效的應對策略。
在親師溝通上,老師們學習以「合作分工」的方式建立教育夥伴關係,並以「溫柔堅定」的態度與家長互動,透過定期的正向回饋、清楚的溝通管道,攜手支持孩子成長。
在學生衝突的處理上,課程強調「非暴力溝通」與「引導反思」,透過提問與對話,幫助孩子理解情緒與行為背後的意義,學習更成熟的互動方式。
面對行政事務繁多,桂光校長提醒老師要「抓大放小」,聚焦於核心價值,並適度調整活動的數量與形式,讓教學與班級經營能更具質感與深度。透過正念練習,調節生活等,讓老師與學生產生幸福感。帶領老師練習正念呼吸、情緒舒緩等紓壓技巧,帶老師們練習「暫停鍵」與「支持系統」。透過時間調配與空間布置,老師保持身心平衡,以溫暖的狀態陪伴學生。
慈大附小李筑婷老師分享,透過研習學會調整心念,獲得實務可行的策略,也再次省思自身與教學現場,開學即將帶來,能以更幸福的狀態迎接新學期。廖逸貞校長提到,「成為幸福的老師」不僅讓老師獲得專業的提升,更能學習如何照顧自己。唯有教師先感到幸福,才能以更溫暖、更專注的姿態陪伴孩子。看到老師們在研習中積極參與、彼此交流,相信新學期一定能以充滿愛與專業的力量,帶給孩子快樂與成長,也讓家長倍感安心。
透過「成為幸福的老師」的增能過程,慈大附小的教師們已經整裝待發,準備以更專業、更幸福的姿態迎接新學期。他們不僅是教知識的老師,更是能陪伴孩子學習、成長、幸福的生命導師。
撰文/蕭幸青;攝影/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