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外長趙兌烈談東北亞新局!《環球時報》評:陷美日安保協作與中國經濟依存的兩難
在東北亞安全局勢變動之際,韓國外交部長趙兌烈提出一項戰略,旨在強化與美國及日本的同盟關係,同時與關鍵經濟夥伴和日益複雜的區域行為者中國保持互動空間。趙兌烈近日接受《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專訪時表示,首爾正因應一系列不斷演變的挑戰,包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其與北韓的敵對關係,以及中國在區域事務中更趨強硬的姿態。
據韓媒《Korea JoongAng Daily》及《The Chosun Daily》的報導,趙兌烈指出,「由於2022年2月俄羅斯無端發動烏克蘭戰爭所帶來的新挑戰,我們已進入一個完全不同的安全環境。」他特別擔憂莫斯科與平壤之間深化的軍事合作:「超過1萬名北韓士兵被派往俄羅斯西部,且雙方已簽署軍事同盟協議。」他補充,首爾擔心北韓可能以勞工或物資支援換取俄羅斯的軍事技術。
儘管與北韓及俄羅斯的緊張關係仍然嚴峻,趙兌烈指出中國帶來更廣泛且持久的挑戰。「在東北亞,我們面臨的另一問題是中國與鄰國的關係逐漸複雜化,」他提及中國在南海與黃海的海洋爭端。中國在韓國附近爭議水域的單邊建設行為,時而導致雙邊關係緊張。
然而,趙兌烈強調首爾有意與北京維持建設性關係,「我們希望保持良好關係,並期待中國不僅在雙邊事務,也在區域事務中遵守國際法。」此一策略需要持續與日本及美國協調。趙兌烈表示,他在前往華盛頓途中於東京停留時,會見了日本首相石破茂等領導人,「我們討論了該區域面臨的新挑戰,但同時我也強調需要與中國接觸,因為單純試圖圍堵中國不會達到我們預期的效果。」他補充,此類努力將「與我們的盟友美國保持良好合作。」
關於美國駐韓軍隊的未來,此議題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任內開始浮上檯面,趙兌烈對此表示,美軍部署狀況仍然穩定,「我們對駐韓美軍毫無疑慮,相信他們將維持現狀並繼續發揮當前角色。」儘管坦承公眾對美國可能縮減駐韓美軍的猜測,但他認為:「這是假設性問題,我認為不會發生。我此行會晤多位美國參議員,他們均向我保證情況不會是如此。」
針對川普政府時期的貿易緊張,趙兌烈給出審慎回應:「韓國並非唯一被要求重新平衡貿易逆差的國家。我們理解美國政府與川普希望減少貿易失衡,因此提出了雙贏方案。」他強調,韓國作為關鍵製造業夥伴的角色持續符合2國戰略利益,「我們可以減少貿易順差,同時保持在多項製造業領域的領先地位。這對韓國與美國都極為重要。」
另據中國官媒《Global Times》的報導,此立場反映韓國的地緣政治困境:美韓同盟是外交基石,但中國仍是最大貿易夥伴;首爾矛盾的既欲維持對中關係,又擔憂美國及其盟友的反彈。部分分析師認為,在兩極化加劇的全球局勢下,試圖透過美日安全合作威懾中國,同時尋求與北京接觸的策略恐不現實。類似策略曾在前總統朴槿惠任內嘗試過,當時她雖出席2015年中國抗戰勝利閱兵,卻被批評在美日韓安全三角中淪為「薄弱的一環。」
遼寧社會科學院朝鮮半島專家呂超表示:「南韓現任政府試圖調整前朝的片面路線,但仍謹慎避免刺激美國。趙兌烈的表態是走鋼絲外交,改善中韓關係需建立在相互尊重與清晰一致的政策上,而非被第三方利用為槓桿或籌碼。」呂超還警告南韓,附和美國的「中國威脅論」及炒作南海議題無助改善中韓關係,「韓國面臨關稅、政治操弄及美軍需求的壓力,但不應為錯誤敘事背書。現在需要的是改善對中關係的實質行動。」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6月曾表示,中韓關係基於共同利益,不針對第三方,也不應受第三方因素干擾。「中方願與韓方共同推動雙邊關係健康穩定發展,造福兩國人民,並為地區和平、穩定與繁榮發揮積極作用。」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