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榮登所得稅繳稅王 鴻海第二、第三名是意想不到的傳產公司
台積電蟬聯繳稅王,北區國稅局轄內企業結算申報自繳稅額逾新台幣2862億元,續居五區國稅局之首,其中最大貢獻是台積電,「國庫貢獻最大戶」實際上,按照各大科技廠申報應付所得稅額,營收成長的科技大廠鴻海、華碩、廣達、瑞昱都是繳稅大戶,但第三大繳稅大戶卻是大家意想不到的傳統產業公司。
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公告,台積電本身預計要繳的所得稅是2334億元,但經過國稅局核算後,國稅局對外僅保守表示台積電蟬聯繳稅王,貢獻國庫營所稅額超過1000億元,台積電2023年的所得稅自結1414億元,2024年成長超過7成了。
台積電蟬聯繳稅王,去年將貢獻國庫超過2千億
台積電2024年年營收2.89兆元,年成長33.9%,自結應付所得稅2334億元,蟬聯繳稅王,鴻海年營收成長11.4%,達6.85兆元,自結應付所得稅401.9億元,將成為國庫第二大貢獻大戶,其他電子廠因為年營收成長,都是繳稅大戶,但卻不如這三家傳統產業。
雖然AI的需求大增推高電子廠的營收,但第三到五名的繳稅大戶,卻是長榮、陽明、萬海,長榮海運2024年營收大幅成長67.5%,達到4635億元,自結所得稅費用達363.6億元,和鴻海有得拚。
航運三雄去年業績大好,進前6大繳稅大戶
陽明年營收2229億元,年成長58.4%,自結所得稅費用達153.5億元,比長榮少了一半,萬海年營收1619億元,年成長61.5%,自結所得稅費用達146.83億元。
接下來是廣達、聯發科、台達電,尤其廣達2024年營業額創歷史新高的1.4兆元,年成長29.8%,自結所得稅費用達128.83億元,可能繳稅額也將創廣達歷史新高。
聯發科去年營收雖然沒有創歷史新高,但5306億元的營收也是歷年的高點,年成長22.4%,自結所得稅費用達123.78億元,和廣達接近。台達電靠伺服器營收也創下佳績,年營收4211億元,小幅成長4.96%,自結所得稅費用109.2億元。
北區國稅局內科技公司多,將是最大稅收來源
第9、第10名分別是統一和緯創,統一年營收6576億元,小幅成長13.2%,自結所得稅費用98.9億元,營收比台達電多,自結所得稅比台達電少。緯創營收1兆元,小幅成長13.2%,自結所得稅費用93億元。
有趣的是,北區國稅局轄區內不但有台積電,由於北區國稅局轄區廣大,涵蓋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市等,有多家知名上市櫃公司與科技大廠座落,助攻北區國稅局營利事業結算申報自繳稅額居五區第1名,約達2862.61億元,大增467.87億元、增幅近2成。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