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稅系統見證婚姻平權 同志配偶報稅件數三年激增1.5倍 花東比例最高
自2019年台灣成為亞洲首個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以來,同志家庭逐步走入制度框架,開始在稅制、戶政等領域留下具體足跡。根據財政部最新資料,2023年(112年度)以同性配偶身份申報綜合所得稅的件數已達6,637件,較三年前成長超過1.5倍,反映同婚制度的實質落地。
從各地分布來看,東部花蓮、台東的同志配偶申報比例高居全國之冠。亞洲同婚制度仍處於探索階段之際,隨著泰國通過婚姻平權法案、尼泊爾啟動同性婚登記制度,而台灣的報稅資料,則見證這場制度演進的縮影。
同志伴侶報稅件數逐年上升,三年成長逾4,000件
財政部指出,自2019年5月24日我國正式開放同性婚姻登記後,制度實施的第一年(109年度)即出現2,625件「同性配偶」的有偶申報案件;此後逐年攀升,110年為3,785件、111年為4,986件,至112年度更一舉突破6,600件,達6,637件,三年內增加超過4,000件,成長幅度超過1.5倍。
在整體「有偶」申報案件中,同性配偶占比也由109年的0.09%,提高至112年的0.22%。雖仍屬少數族群,但在制度運作下持續成長,顯示越來越多同志家庭善用法規權益、選擇以配偶身份合併報稅,建立穩定的法律關係。
花東申報比例居冠,六都落在0.2%左右
從地理分布來看,東部地區在同志配偶申報占比上表現突出。根據財政部資料,112年同性配偶占有偶申報件數的比例以花蓮縣最高達0.41%,其次為台東縣0.35%,兩地皆顯著高於六都平均,財政部指出,112 年各縣市同性配偶占有偶申報件數比率的排序,大致與同婚比率的分布類同。
在六都中,則以桃園市0.26%最高,其餘如台北市與台中市皆為0.22%,台南市則略低為0.20%,整體六都介於0.20%~0.26%。最低的則為彰化縣與雲林縣僅0.09%的占比,可看出在地社會氛圍與同志族群能見度仍存明顯落差,也可能與當地經濟發展、人口移出有關。
根據內政部統計,112年結婚對數計12萬5,192對,其中不同性別12萬1,993對,相同性別則有3,199 對,男性1,052對、女性2,147對,以新北市629對, 高雄市413對及桃園市390對居前3位。
亞洲同婚進展緩步推進,台灣領先、尼泊爾跟進、泰國接棒
台灣自2019年通過《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後,成為亞洲首個承認同性婚姻的國家。近期亞洲其他地區也有些許進度,反映出婚姻平權雖已不再僅限於西方社會的趨勢,但仍有一大段路要走。
根據《AP通訊社》報導,泰國國會於2024年6月通過《婚姻平權法案》,並於2025年1月23日正式施行,如今同性伴侶已可合法結婚並享有繼承、納稅、收養等完整婚姻權利。
報導指出,首日泰國已有1,800多對同志伴侶完成結婚登記,顯示制度推動後的強烈需求與象徵意義;而台灣當年實施同婚當日,則有526對登記。
英國《衛報》(The Guardian)還指出,泰國政府預估婚姻平權實施後,每年將吸引約400萬名LGBTQ+國際旅客,為當地觀光業帶來20億美元的經濟效益,並創造超過15萬個就業機會,彩虹經濟成為制度推動背後的另一項驅力。
至於南亞國家尼泊爾,雖尚未立法明文保障同性婚姻,但根據《美聯社》2023年報導,當地最高法院以發布臨時命令的方式,允許同志伴侶登記結婚,並已有實際登記案例,實質開啟亞洲第三個同性婚制度。
雖然亞洲整體支持度仍有地域差異,但根據《經濟學人資訊社》2019年報告,有 45% 的亞太地區民眾認為同性婚姻是「未來不可避免的趨勢」;而美國皮尤研究中心在2023年6月公布的調查中也指出,南韓支持同婚的比例,十年間從26%提升至41%,顯示整體民意逐漸轉向開放。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