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早餐怎麼吃蛋白質才夠?別再1顆蛋解決,醫公開黃金組合護心防肌少

早安健康

更新於 09月16日04:37 • 發布於 09月15日04:37 • 新聞中心蔡經謙

想要健康老化、維持行動力,在日常中吃對營養比任何補藥都重要。日本精神科名醫和田秀樹強調,「蛋白質」是邁向健康第二人生的關鍵,尤其早餐一定要補足,才能替一天活力打下基礎。吃不足恐增肌少症、死亡風險?吃對「蛋白質」決定你的第二人生

【到早安健康看完整報導】

「能不能快樂、充實地度過第二人生,關鍵就握在蛋白質手裡!」和田秀樹醫師指出,蛋白質能幫助合成「幸福荷爾蒙」血清素,減少老年憂鬱症風險,而且蛋白質可說是肌肉、骨骼、內臟與皮膚的重要建材。

一旦蛋白質攝取不足,容易造成肌肉快速流失,增加肌少症與老年衰弱症風險,甚至讓死亡率提高2倍以上。研究更顯示,握力與壽命息息相關,而蛋白質正是維持肌力的後盾。再加上免疫力隨年齡衰退,感冒、肺炎風險更高,這些全都需要蛋白質來當後盾。

早餐是攝取蛋白質的黃金時段!醫師的高蛋白套餐這樣吃

和田秀樹醫師提醒,60歲以上族群每日所需蛋白質量=「體重(kg)×1.2g」,也就是50公斤的人每天要吃到60克,80公斤的人則需要96克。

偏偏,很多人飲食偏愛白飯、麵包等精緻碳水化合物,年紀大以後還越來越少吃肉,若沒有刻意留意,很容易就有蛋白質不足的問題。

同時,蛋白質的攝取應該在三餐平均分配,才能有效刺激肌肉合成。和田秀樹醫師建議,盡量在餐桌上加入豆腐、魚、肉、雞蛋,點心時間吃點堅果,為身體補充戰力,尤其他特別強調「早餐」是補充蛋白質的黃金時段,因為肝臟在清晨到下午最活躍,能更有效將胺基酸轉化為能量。

千萬別以為早餐只要吃一顆蛋,就代表你當天有吃夠蛋白質了!畢竟一顆蛋大約也只有7g左右的蛋白質。和田秀樹醫師公開自己的健康早餐組合,輕鬆簡單的搭配,不妨作為參考:

  • 三角飯糰1個,有時會加上雞胸肉
  • 加入青汁(膳食纖維、酵素補充品)的牛奶1杯
  • 加入20克蛋白粉的優格

👇

借鏡印度飲食法,「香料優格」保護血管護心臟

更特別的是,和田秀樹醫師會在優格裡加入薑黃、肉桂、香菜,這個方式其實是來自印度飲食習慣的啟發。研究推測,印度人愛吃肉,但心血管疾病與失智比例意外地低,或許與日常飲食中使用大量香料、幫助血管保持健康有關。

  • 薑黃:抗發炎、助降膽固醇
  • 肉桂:穩定血糖、守護心臟
  • 香菜:富含鉀,幫助控血壓

和田秀樹笑稱,早餐大概是他一天中,唯一健康勝過口腹之欲的一餐!原來,香料不光是提味作用,更是健康好幫手,像薑黃的薑黃素,能抗發炎、抑制膽固醇,肉桂有助降低三酸甘油脂、調節血糖,香菜含鉀量高,幫助排出多餘鈉離子、血壓更穩定。

雖然相關研究仍有諸多限制,這個推論更只是假說,無法直接推論到所有族群都適用,但和田秀樹醫師認為,「既然這些香料對身體幾乎沒壞處,又可能帶來好處,既然能接受味道,何不嘗試呢?」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早餐怎麼吃蛋白質才夠?別再1顆蛋解決,醫公開黃金組合護心防肌少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聰明吃水果

水果健康可以吃很多?專家教你怎麼聰明吃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塑膠都能回收嗎?塑膠玩具、水果網袋怎麼丟?環保局揭不能回收的塑膠黑名單

健康2.0
02

眼睛也會過勞?醫示警 3 大症狀速就醫,避免視網膜病變難挽回

Heho健康
03

歌仔戲天后唐美雲60歲後還逆齡變瘦!3招讓體態氣色越來越年輕

早安健康
04

生活規律、不菸不酒仍長「大腸息肉」?醫揭真相 很多年輕人都忽略了

常春月刊
05

明明爆汗運動卻沒瘦?專家揭「關鍵真相」 不少人都搞錯

常春月刊
06

他早餐改喝這杯血糖藥減半!醫師一家人也喝綠拿鐵 父親高血脂改善了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