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 母公司 AI 戰略曝光:從 AI 代理記憶到 LLMOps 全面部署
生成式 AI 浪潮下,「是否導入 AI」、「如何導入 AI」,成為許多企業面臨的關鍵課題。 LINE 母公司 LY Corporation 舉辦年度科技大會「Tech-Verse 2025」,開幕演講分享旗下各服務導入 AI Agent(AI 代理)的技術路徑,同時回顧集團整併 LINE 和 Yahoo Japan 所遭遇的技術挑戰,並介紹以生成式 AI 打造更友善的開發者環境。
2 大 AI 策略,目標協調成千上萬個 AI 代理
LY 資深執行董事暨技術長朴懿彬(Euivin Park)表示,LY 已定位為一家 AI 公司,並提出2 大核心 AI 策略:一是在所有服務中整合 AI 代理,二是將各業務領域的生產力提高兩倍,目標是實現所有人皆可使用 AI,進而強化產品和組織效能。
目前,LY 已在旗下 44 個服務導入生成式 AI,目標協調數千萬個代理,讓每個用戶都能使用 LY 支援的個人 AI 代理。以日本 LINE 為例,其 AI 代理功能不只支援基本問答,還具備翻譯、PDF 摘要、照片編輯以及照片文字編輯等功能;規劃中的新服務 AI Friends,更強調 AI 角色互動體驗。未來,凡具備 AI 代理工能的 LY 服務,都將顯示 AI 代理標誌,方便使用者辨識。
生產力提升成果初現,內部工具 Arc Developer 加速
針對第二項策略:將各業務領域的生產力提高兩倍,朴懿彬指出,目前已有超過 35 個內部專案導入生成式 AI,橫跨各業務領域。她舉例,Yahoo 拍賣與旅遊客服導入 Email AI 自動回覆功能,每月處理 8,000 份諮詢,其中 92.1% 可透過自動化回覆解決;內部會議則應用即時多語言翻譯與自動摘要分析工具,約節省 90% 會議成本。
朴懿彬也特別提到,支撐這些生成式 AI 應用的關鍵,是內部開發工具 Arc Developer,協助開發流程創新。該工具優點是結合 LY 多年累積的內部知識、在地部署的 RAG、與 LLM 供應商合作,確保 AI 使用在安全環境下進行。LY 初步數據顯示,程式碼評估正確率達 96%、工單處理效率提高 30%、API 編寫和審查時間減少了 62%、自動測試覆蓋率提高了 32%、優化率達 97%。
為了實現上述 AI 策略,朴懿彬表示 LY 專注於 3 大關鍵底層技術,包含「代理記憶(Agentic Memory)」,讓 AI 代理更深入理解上下文,有助於提供更個人化、更有效的體驗;「MCP 伺服器」,則運用 MCP 協議來管理其伺服器服務,以建立更安全的環境;「LLMOps(大型語言模型營運)」則指透過建立流水線,協助標準化和優化 LLM 部署和營運。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LY Corporation 是由 LINE 和 Yahoo 日本兩大公司合併而成,當初為了建立有效率的資料處理、整合雙方優勢,就面臨了 3 大挑戰:消除各自龐大且重複資料環境、強化資安、加速創新。上述 AI 策略,則是奠基在 LY 的資料平台整合基礎上,進一步拓展。
LY 如何推動資料平台整合
為了克服上述 3 大挑戰,LY 推動資料平台整合,涵蓋資料管理與資料基礎設施、資料工具與產品部署、機器學習平台進化。
在資料基礎設施方面,他們統一了資料目錄、資料倉儲,並將成本結構可視化與優化,並透過資料治理,強化營運環境的安全性。
在資料工具與產品部署方面,LY 強調建立一個讓所有處理資料的工作人員,都能體驗到的高效資料系統,LY 相信追求一致的使用者體驗,能培養運用資料的公司文化,這對於資料平台演進、再利用尤其重要。
在機器學習平台方面,LY 積極導入自動機器學習、即時機器學習技術,表示前者目標提升 6 倍模型開發速度,後者能夠即時評估客戶需求,即時提升服務價值。而 LY 也據此打造一個整合的機器學習平台,表示這能讓各項服務的開發者都能利用即時、安全、可靠的資料來提升價值,目前初步成果顯示,月銷售額增加了 4300 萬日圓(約新台幣 870 萬元)。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圖片來源:擷取自 Tech-Verse 2025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