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飲食誤會大了!6種錯誤習慣加速衰老失能,粗茶淡飯反而糖尿病
許多人認為「粗茶淡飯、清粥小菜」是長壽密碼,但日本抗老名醫白澤卓二指出,有些你以為的「養生習慣」可能反而在傷身,因為少油少鹽與健康不一定能畫上等號,想要真正養好身,最好也要留意隱形的健康危機!1.早餐粗茶淡飯,暗藏血糖飆高的陷阱
【到早安健康看完整報導】
早餐習慣吃白粥配醬瓜或滷蛋,再來碗熱呼呼的湯品?事實上「稀飯配醃漬物」這種經典組合看似清淡,卻常常鹽分爆表,還可能有碳水過量的問題,稀飯屬於高GI食物,吃多容易血糖升高。家醫科醫師李思賢曾實測,一碗地瓜粥搭配滷蛋、蔬菜,一小時後血糖還是衝到154mg/dl。長期如此恐讓身體吃不消,糖尿病與高血壓風險都增加。
2.清淡飲食不吃肉,缺乏蛋白質恐加速肌少症
長期奉行清淡而不吃魚和肉,容易缺少蛋白質與脂質,導致肌肉流失、免疫力下降,還可能貧血或增加感染風險。日本精神科名醫和田秀樹也提醒,高齡族群一定要補足蛋白質,不僅防止肌少症,也有助合成「幸福荷爾蒙」血清素,提升生活品質。
3.一味少油甚至無油,反而讓人老更快
「油」讓人聯想到肥胖和心血管傷害,但卻不是越少越好,因為脂質是細胞膜與荷爾蒙的重要原料,吃太少反而加速老化。重要的是適量選擇好油脂、避開壞油脂,當然,如果是高血脂或心血管高危險族群,則需依醫囑調整。
👇
4.吃菜百利無一害?膳食纖維「太過量」反而腹痛還傷身
膳食纖維有「腸道清道夫」之名,促進腸道健康、幫助排便、穩血糖,雖然現代人多半蔬菜吃太少,但如果以為「多吃總沒錯」而拼命吃菜、甚至補充纖維保健食品,如此膳食纖維一次過量,加上沒有足夠的油脂和水分,可能阻塞腸胃道,包含引發腹脹、腹痛,甚至形成糞石或植物結石。白澤卓二醫師建議,成人每日纖維攝取量以4顆地瓜或2根牛蒡為基準,每餐可多搭配100–200g蔬菜。
而根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第八版)」,台灣成人每日膳食纖維建議攝取量可參考下表,事實上100g高麗菜約只有1.1g膳食纖維,一顆黃肉地瓜(100g)約含有2.5g纖維量。由此看來,只要營養均衡,沒特別額外補充保健食品,大多不需要太擔心吃過量的問題,只要避免過於極端的狀況就無礙喔。
【膳食纖維攝取量參考】
年齡
男性
女性
19-50歲
34g
27g
51-70歲
32g
25g
71歲以上
30g
24g
5.雞蛋一天只能吃一顆?翻轉過時觀念吃得更營養
傳統觀念認為「雞蛋一天只能吃一顆」,但白澤卓二醫師指出,健康族群每日2顆雞蛋也沒問題,能補充優質蛋白質、脂質與維生素D,還有助骨骼保養,甚至入選日本醫師票選的「健骨黃金食材」排行榜。但如果是有慢性病或代謝症候群,還是要依醫囑調整,例如高血脂症、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或腦中風高風險者,請務必諮詢醫師,控制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取。
6.睡前喝酒助眠?睡眠品質反而打折,一族群最危險
不少人習慣睡前喝點小酒助眠,但白澤卓二醫師指出,酒精代謝時會刺激交感神經、利尿,導致淺眠且半夜頻尿,睡眠品質簡直大打折扣。對於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來說更是危險,因為酒精會抑制呼吸,放任不管的話可能增加大腦和心臟缺氧風險,後果不堪設想,建議這類族群應戒掉睡前喝酒的習慣,同時儘早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