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連續便秘3天,45歲男腸道竟堵5公分腫瘤!注意10大腸癌高風險症狀

早安健康

更新於 09月11日03:39 • 發布於 09月10日03:39 • 新聞中心高儷綾

多天沒正常排便、排氣就該注意!台北一名45歲的蘇先生一向健康,也沒有家族病史,卻因連續3天無法排氣、排便,腹脹到無法進食,緊急到台北慈濟醫院就診。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他的降結腸處竟長了一顆5公分腫瘤,導致腸道完全阻塞。

【到早安健康看完整報導】

由於腸道完全阻塞,無法施行大腸鏡做檢查,醫療團隊高度懷疑是大腸癌,在與蘇先生討論後,台北慈濟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昱廷隨即為他安排手術,切除腫瘤、腸段與淋巴。術後病理報告證實為第三期大腸癌,且已有淋巴轉移,手術後目前已展開化療治療。

排便習慣改變是警訊!10大腸癌高風險症狀

陳昱廷醫師提醒,大腸癌早期大多無明顯症狀,當腫瘤開始長大後,才會出現腹痛、血便、排便型態改變、糞便變細等警訊。若腫瘤長大堵塞腸道,約20%患者會出現腸阻塞,腫瘤侵犯腸壁嚴重時可能造成腸壁穿孔破裂,引發腹膜炎或敗血症,死亡風險極高。

根據英國國民健保署(NHS)的資料顯示,腸癌的症狀可能包括:

  • 日常排便發生變化,例如大便變軟、腹瀉或便秘,而這些情況對你來說並不常見
  • 排便次數比平常多或少
  • 大便帶血,可能呈紅色或黑色
  • 屁股流血
  • 常常覺得需要排便,即使才剛去過廁所
  • 肚子痛
  • 肚子裡有腫塊
  • 感到腹脹
  • 沒減肥的情況下體重減輕
  • 感覺非常疲倦或呼吸急促—這些都是貧血的跡象,而貧血可能是由腸癌引起的

而根據國健署資料統計,大腸癌過去多年蟬聯台灣癌症發生人數之首,以往多見於50歲以上族群,但近年臨床明顯觀察到有年輕化趨勢。其中,不良的生活型態是主因,包括長期攝取過多紅肉與加工肉品、缺乏蔬果纖維與運動,加上肥胖、糖尿病、抽菸飲酒、慢性發炎,都是增加大腸癌風險的關鍵。

早期發現是關鍵,篩檢年齡下修至45歲把握免費檢查

陳昱廷醫師指出,目前大腸癌的診斷,一般是以大腸鏡搭配病理切片為主,並結合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或正子攝影評估,確認是否有侵犯、阻塞或轉移,視情況再決定手術方式。陳昱廷醫師說明,目前大腸癌手術已非常成熟,包括開腹、腹腔鏡微創、單孔微創及達文西機器手臂輔助手術等,方式多元。其中微創手術傷口小、恢復快,但若腸道嚴重阻塞或有腹腔嚴重沾黏狀況的個案,仍以開腹方式較安全。

手術除了切除腫瘤外,會連同病灶前後腸段做為安全距離,病清除病灶周圍的淋巴,以降低復發風險。術後則依癌症分期決定是否搭配化療或放療,即使是第三期患者,手術後5年存活率仍可達5~6成,若早期發現更有9成以上。但若已經是第四期的病人,會以其他治療為主,手術為其二線選擇。

防大腸癌這樣吃!醫學研究揭少碰2地雷降罹癌風險

根據一篇由美國醫學會旗下的JAMA Netw Open期刊前瞻性研究回顧資料顯示,預防大腸癌就從養成均衡的飲食習慣做起,在日常飲食中增加膳食纖維、鈣與優格的攝取,即養成食用水果、蔬菜、穀物和低脂乳製品的習慣,並減少食用紅肉與飲用酒精,紅肉與酒精已被研究證實會增加罹患腸癌風險。

因應大腸癌年輕化,衛福部自2025年起將篩檢年齡從50歲下修至45歲。凡年滿45至75歲者,每2年可免費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若檢查結果呈陽性,醫師會安排大腸鏡進一步確認是否有息肉、腫瘤或出血來源。

陳昱廷醫師強調,糞便潛血是偵測腸道異常的簡單工具,提醒民眾務必善用資源,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能守住健康。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連續便秘3天,45歲男腸道竟堵5公分腫瘤!注意10大腸癌高風險症狀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聰明吃水果

水果健康可以吃很多?專家教你怎麼聰明吃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塑膠都能回收嗎?塑膠玩具、水果網袋怎麼丟?環保局揭不能回收的塑膠黑名單

健康2.0
02

眼睛也會過勞?醫示警 3 大症狀速就醫,避免視網膜病變難挽回

Heho健康
03

歌仔戲天后唐美雲60歲後還逆齡變瘦!3招讓體態氣色越來越年輕

早安健康
04

生活規律、不菸不酒仍長「大腸息肉」?醫揭真相 很多年輕人都忽略了

常春月刊
05

明明爆汗運動卻沒瘦?專家揭「關鍵真相」 不少人都搞錯

常春月刊
06

他早餐改喝這杯血糖藥減半!醫師一家人也喝綠拿鐵 父親高血脂改善了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