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六都7月建物買賣移轉量略回升 但南二都交易清淡呈年月雙減
全台六都今 (1) 日公布 2025 年 7 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六都交易量合計為 1 萬 8856 棟,月增 4.2%,六都交易量合計年減 29%,而 1-7 月交易量合計為 11 萬 9058 棟,較去年同期年減 27%,續創近 8 年來同期新低紀錄。7 月的買賣移轉,以南二都的台南及高雄呈現月減及年減的清淡走勢。
而 7 月桃園市交易量超過 4000 棟大關,創下今年以來單月最高量,主要 桃園市 7 月在桃園區、龜山區都有大量新屋交屋潮推升量能。
信義房屋 (9940-TW) 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短期內買賣移轉棟數還是會呈現年減趨勢,至於影響未來房市,關稅還是市場關注的議題,但似乎有逐漸明朗的趨勢,不確性干擾程度會慢慢遞減,接下來還是回歸房市自身的供需表現,現階段房貸政策還是對買氣形成考驗,民眾對於房價預期保守,第三季房市又受暑假和氣候影響,觀察第四季是否自用買氣會緩慢回流。
全台六大都會區 7 月買賣移轉棟數增減互見,台南市與高雄市量縮,分別月減 20.5% 與 4.2%,其餘四大都會區均較 6 月量增,其中,台北市月增 1.8%,新北市月增 5.8%,桃園市月增 13.9%,台中市月增 17.2%。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7 月的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反映的是 6 月至 7 月初的市況,6 月在全球經貿局勢因美國關稅政策與談判進展不確定性下,民眾對於未來景氣仍有疑慮,購屋態度轉趨保守審慎,成屋市場表現平平,但在部分都會區大量新屋交屋潮挹注下,讓 7 月交易量較 6 月成長 4.2%。
陳金萍指出,與 6 月相比,台中市與桃園市分別量增 17.2% 與 13.9%,表現最為亮眼,台中市的西屯區、東區以及桃園市的桃園區、龜山區均有大量新屋交屋潮推升量能,較 6 月大增超過百棟,此外,7 月桃園市交易量創下今年以來單月最高量,首度超過 4000 棟大關。
六都交易量 7 月爲 1 萬 8856 棟,年減 29%,其中台北市年減 29.8%,新北市年減 25.5%,桃園市年減 17.0%,台中市年減 38.7%,台南市年減 26.6%,高雄市年減 35%。陳金萍指出,2024 年 7 月國內經濟穩步成長,出口暢旺、台股指數創新高,讓消費者信心轉強,房市買氣穩健;反觀今年,全球經濟情勢受到關稅戰影響,不確定性仍高,加上第七波信用管與銀行房貸緊縮持續下,市場觀望氛圍仍濃厚,買氣降溫,且交易時間拉長,讓交易量明顯低於去年同期。
同時,今年 1-7 月六大都會區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 11 萬 9058 棟,交易量續創近 8 年新低,台北市、台南市創下 8 年新低,新北市、高雄市則是近 9 年最低交易量表現。
陳金萍指出,美國總統川普今日正式宣布對台課徵 20% 對等關稅,造成市場極大關注,而根據賴總統召開記者會表示,目前的 20% 是「暫時性關稅」,會繼續洽約爭取更低的稅率,完成最終協議,對國內經濟與房市的影響,仍需密切關注後續協議成果而定。
不過,在銀行持續緊縮房貸政策與第七波信用管制影響下,購屋族取得貸款門檻高、排撥時間長,市場交易難度提升,直接衝擊市場買氣。目前看來,下半年房市交易量欲大不易,回升空間有限,預期整體房市仍呈現「量縮價緩跌」的格局。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認為,目前市場仍在過渡期,關鍵仍在貸款排隊議題難解,以及房貸利率與市場利率脫鉤,使得剛性需求買盤普遍觀望,下半年仍有交屋潮支撐買賣移轉量體,縱然讓利個案逐漸增加,令成交量有部分回升空間,但局勢仍不樂觀,整體而言,若政府適時降息或放寬政策,房市逐漸有望築底回穩,但如果政府態度觀望,恐怕今年難過好年。
更多鉅亨報導
•永慶:7月全台房市交易月減14% 、年減42% 南二都萎縮最明顯
•7月全台房市交易量月減7.6% 中信房屋張世宗:短期恐難擺脫低迷格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