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這些少女沒有名字|豐珠少女的回歸之路,可能只有1/2不墜落黑暗的機會

翻轉教育

更新於 2024年10月18日08:00 • 發布於 2024年10月18日08:00 • 趙宥寧
這些少女沒有名字|豐珠少女的回歸之路,可能只有1/2不墜落黑暗的機會

在國高中的年紀,有一群學生,她們在《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大傘下被保護安置,抽離原生家庭到校園中生活。《親子天下》深入台灣人數規模最大的獨立式中途學校「新北市立豐珠中學」,在這所學校,過去的數字看到只有二分之一的少女最後走回正途,師長如何替女孩們重新找回自信?

暑假來了,新北市貢寮區的龍洞灣經常是闔家從事水上活動的熱門景點,但在車程距離10分鐘外的山上,卻有一群沒有寒暑假、沒有學籍、沒有畢業典禮、入出校時間不固定的「女校」。它是豐珠中學,這裡幾乎收不到電信訊號,一所全校不到20位學生的完全中學,也是全台人數規模最大的獨立式中途學校。

中途學校是因《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成立,這裡的學生,是未成年遭性剝削的被害人。正值國中、高中年紀的她們,可能來自脆弱或充滿衝突的家庭,在發生事情之後,經社政機關評估需要被安置,日數少則三個月,多則可延長安置至被害人年滿二十歲為止。入校時,她們會暫時失去自己的身份,校方會替她們取一個小名;「回歸」(意即離校)後,船過水無痕,她們在豐珠中學的經歷會全被塗銷。

(為保護當事人,照片都經過模糊處理)走在前往各班教室的走廊,左側有一面黑板,上頭寫著女孩的新學期新目標,幾乎都是「少女的願望」。楊煥世攝影

(為保護當事人,照片都經過模糊處理)走在前往各班教室的走廊,左側有一面黑板,上頭寫著女孩的新學期新目標,幾乎都是「少女的願望」。楊煥世攝影

少女的願望 和你我都一樣

採訪這天,學校正在進行淨灘的主題課程。大夥兒從山上步行下山至金沙灣,5隻校犬也跟下來,人手一把工具,水桶、鐵夾、垃圾袋,幾乎是全校總動員。這門課的學習目標,是每個人最後要使用海邊撿拾回來的廢棄物,回到學校的藝術課程完成一幅「偉大的作品」,也同時讓她們學著為社會服務。

步行近30分鐘沿原山路返校,前往各班教室的走廊,左側有一面黑板,上頭寫著女孩的新學期新目標。洋洋灑灑地好幾行,幾乎都是「少女的願望」,像是在意外表,希望自己減肥成功,或是回歸學生本分,希望自己的國中教育會考成績達成目標,又或是考取相關證照。其中一位學生小月(化名),則寫著「完成和小毛的約定目標」。

小毛是小月在學校的專責社工,也是校內的社工督導。小月正值高中年紀,入校將滿兩年,從小由祖父母隔代教養,但大人就算在家,也多是衝突收場,一度讓她認為只有外面的人「才懂她」。她反覆陷入少年犯罪的惡性循環,未料自己卻成性剝削條例的受害者,儘管當時因其他案件被通緝,她仍前往警局報案、做筆錄,雖然犧牲了自由,也換得終止了年少輕狂時期的荒唐。

小月前陣子已向法院聲請延長安置一年,理由是她自知「出去會不穩定」。留在這裡,除了不用擔心日常起居的生存課題,也能有家的歸屬感,更重要的是培養一技之長,讓她們在離開學校之後,也能擁有回歸常軌的生活技能。

像小月一樣主動申請延長安置的案例不只一樁,因從事性交易被安置的小日(化名),正值花樣年華,擔心自己離開豐珠後不穩定,也向法院聲請延長安置。這兩年以來,她在豐珠學習一技之長,離開豐珠以後,她將繼續升讀高職,住宿學校並且完成學業。

豐珠中學就像這群女孩的一個避風港,將這些生命有裂痕的學生保護起來,但並非將學生全然與社會隔離,除了有主題式校外課程、服務學習,每位學生平均安置三個月至三年後,她們仍得離巢,回到充滿各項挑戰的真實世界。

新北市立豐珠中學是一所沒有寒暑假、沒有學籍、沒有畢業典禮、入出校時間不固定的「女校」。楊煥世攝影

新北市立豐珠中學是一所沒有寒暑假、沒有學籍、沒有畢業典禮、入出校時間不固定的「女校」。楊煥世攝影

豐珠中學校長林麗雲三年前在教育局擔任輔導員時負責豐珠中學業務,112學年度(去年8月)起就任豐珠校長。在來任職之前,她服務於新北市板橋中學。因借調新北市教育局特教科,因緣際會接觸到這個不一樣的學校。初次到訪,覺得像世外桃源,隨著前校長陳紅蓮即將退休,找她來傳承經驗,承襲著前校長的眾多辦學任務,換她來接住這些少女。

有別於多數板中學生的有序,每位豐珠學生身上,都存在不同的難解課題。林麗雲說,這些少女的人生閱歷,有些比你我都還精彩,她曾翻閱學生的「後追率」(學生離校後,校方會追蹤學生一年的狀況),卻僅有二分之一的學生能穩定踏上正途,平均兩個人只有一個穩定,不穩定的那方,可能人直接消失,又或是再次中輟、中離,回到舊生活既有的產業裡頭,陷入惡性循環。

也就是說,目前學校裡12個少女,可能有不到10位可以重啟人生,但也可能有半數會重回原點。雖然看起來人數很少,但是卻是毫無家庭和社會後援的一群孩子,我們還能做些什麼一起接住她們?

離巢的艱難一:差異化教學難以跟著「回歸」 ,要讓每一個學生有適性的學習計畫

同樣是學校,豐珠中學也適用108課綱。但在豐珠就學,每位學生學力程度落差大,課堂均採差異化教學,會有不同程度的考卷,且安排「一個案一課表」。林麗雲說,會由學校依照學生不同屬性、興趣安排接受不同課程,像是爬山、合唱、烘焙等,均由學校媒合相關單位舉辦課程,在平日放學後、寒暑假無「正式課程」時能派上用場,校內老師也會跟著一同前往。

但這樣的客製化,卻無法跟著學生一起「回歸」,當學生回體制內繼續就讀時,除了遇到課程銜接問題,也可能與同儕「格格不入」,反而形成推力。而現在的解方,是請老師透過教學策略,讓學生學習「帶得走的能力」,比如說生活當中的數學習題,要去算每升高一百公尺的空氣稀薄度,又或是英文會話課程、自然實驗課程等。但多數學生的回歸,其實是直接離校後就業,儘管有學費補助,豐珠少女回歸學校完成高中職、大學學歷的學生少之又少。

離巢的艱難二:在學校,不愁吃飽穿暖,離開後,找到自己生命的動機

不只一位學生提到「在這裡真的過得太幸福了」,在豐珠,學生不愁吃飽穿暖的生存需求,但一離開豐珠,學生必須自發地主動過一般人的生活。林麗雲提到,有些引誘太強,或想購物慾望太高,或就業過程中受不了氣就中離,便有可能讓她們重回往日的泥淖,因此也要有耐心、恆毅力,才能懂得自律、拒絕誘惑。

為了解決這項困境,豐珠中學推動服務學習課程,讓學生更有責任感,也能透過「做中學」,回頭看見自己的價值。林麗雲上任後推動國際教育,今年四月下旬率隊帶全校學生赴非洲台灣邦交國史瓦帝尼校際交流、服務學習,師生當時設計「台灣味」課程,包括舞蹈、功夫、合唱、水墨畫、及繪本製作等,與當地師生一起分享台灣美食與文化。

一起前往史瓦帝尼校際交流的飛飛(化名)談起這段交流,眼神閃爍著光,這場交流除了是她人生中第一次出國,除了看見白天的荒野景觀、晚上的滿片星空,也讓她第一次感受到強烈的「學習動機」。她笑著說,自己的英文超爛,始終都不會想學,到非洲之後環境很好,那裡的學生講英文,因為想和他們溝通,也燃起自己對學習英文的興趣。

離巢的艱難三:就算隱姓埋名 仍有撕不掉的社會標籤

豐珠中學的學生,不全是因兒少性剝削議題而收容,也有部分少女是涉及《少年事件處理法》,已經入校二年的飛飛便是一例。但無論是因為性剝削議題,又或是少年事件,都曾遭人投以異樣眼光。

飛飛說,曾在一些場合聽到有人說「你們都是做了八大,才進來的吧?」;或是先前有老師帶隊爬山,也特意請男性領隊不要靠近學生,雖是出於保護的善意,有時卻也讓她們覺得過於刻意、不自然。

林麗雲提到,外面的世界經常對這些女孩投以「有色眼光」,認為這些女孩很不一樣。她認為,「接納是一個重要的態度」,這群孩子也渴望被接納,她們沒有不一樣,也沒有比較差。現在學校也經常找典範入校分享,向她們示範何謂「好榜樣」,交流彼此的生命經驗,帶著她們走向好的道路。

豐珠中學也適用108課綱,但每位學生學力程度落差大,課堂均採差異化教學,會有不同程度的考卷,且安排「一個案一課表」。楊煥世攝影

豐珠中學也適用108課綱,但每位學生學力程度落差大,課堂均採差異化教學,會有不同程度的考卷,且安排「一個案一課表」。楊煥世攝影

離巢的艱難四:帶不走支持系統 在校需先培養「生活力」

離巢之後,雖然校方會持續追蹤少女狀況一年,但比起在校期間無時無刻都有後援,獨立生活更顯得充滿考驗,尤其她們的原生家庭,多數都已失去功能,她們才會在豐珠聚首。

為了讓學生漸進式地適應回歸後的生活,林麗雲說,學校推出「請假就學制度」,在學生安置期滿之前,讓他漸進地回到社區,比如參與爬山、音樂營隊等等,也專案開放讓學生週末出校打工,讓學生練習跟其他陌生人好好互動,不再是動不動就生氣、太熱情,若適應不良可以馬上回學校。

細緻的銜接,就是希望豐珠少女在回歸的路上不致墜落,可以穩定地飛。然而,每位少女入校時除了失去自由,也將失去她們真正的名字,豐珠少女在校園中使用的名字都不是本名,而是入校時,由校長或老師為她們的「命名」。她們在這裡修復身心、安穩學習,回歸那天,還給她們的不只有自由,還有曾破碎的名字,而她們也比以前更堅強了。

小檔案|新北市立豐珠中學

  • 地址:新北市貢寮區
  • 學生人數:人數隨時變動,至多48人

(責任編輯:劉映均)

加入翻轉教育LINE好友看好文

延伸閱讀:

沒有名字的學生、沒有放棄的老師:陪她們犯錯,然後再一起解決

查看原始文章

生活話題:豪雨轟炸中南部

受低壓帶與西南風影響,雲嘉南地區昨晚起雨量持續飆升,週五前都不能掉以輕心

更多生活相關文章

01

博愛座沒了!8月新制一次看 華航3機型免費上網 6座機場亂拍罰15萬

台視
02

黃麴毒素接連超標! 「新竹福源顆粒花生醬」勒令停產

EBC 東森新聞
03

大雨下不停!嘉縣、高屏多區域周四停班課

LINE TODAY
04

中南部今晚至明晨雨勢加劇 苗栗以南有致災性降雨

聯合新聞網
05

建臺高中報錯大學分科測驗 19人硬著頭皮上大學

TVBS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消息

花蓮縣參加「2025國際少年運動會」 徐榛蔚親自授旗勉勵

台灣好新聞

仁德鐵路立體化可行研究第2場說明會8/5歡迎參加提供意見

勁報

臺鹽碘鹽成金!一兩黃金及8888現金等您拿

勁報

《2025原音聚會所:共鳴之地》特展壓軸音樂交流會8/1登場 馬蘭部落體育人聲音重現

台灣好新聞

彰化榮家舉行雷擊緊急應變演練 強化機房及洗衣設備防護能力

台灣好新聞

西南氣流影響 南投雲嘉高屏山區防豪大雨

中央通訊社

世界展望會「健康又節能」兒童夏令營 50多位弱勢家庭國小生快樂參加

台灣好新聞

苗栗縣偏鄉運輸創新成果 南庄鄉幸福巴士榮獲交通部「幸福巴士金運獎」特別獎

台灣好新聞

高市桃源區驚傳車輛雨中滑落邊坡 消防局持續搜救中

新頭殼

檢察官帶你避開採購地雷 中市社會局舉辦廉政宣導講習

台灣好新聞

高雄原鄉豪雨不斷 防土石流寶來再撤離345人

新頭殼

臺南榮服處×南臺科大攜手強化退役官兵就學就業服務

勁報

中市客委會辦理客家歌謠研習營 百名學員齊聚沉浸客語音韻魅力

台灣好新聞

房市雙重壓力!交屋爆量恐陷搶貸潮 限貸令後遺症發酵

TVBS
影音

房市雙重壓力!交屋爆量恐陷搶貸潮 限貸令後遺症發酵

TVBS 新聞影音

紐倫堡動物園安樂死12隻狒狒惹爭議 動保人士闖園抗議

CTWANT

災民花21萬修屋頂 鐵工沒鎖緊還嗆補強要加價

EBC 東森新聞

番路道路坍、阿里山現泥流瀑布!5鄉鎮急停班課

EBC 東森新聞

小吃「真」銅板價 拉仔麵、排骨飯俗又大碗!吃粗飽!

EBC 東森新聞

高鐵左營站「等了18年」終於有人行道! 交通局拍板一個月內啟動

CTWANT

輕鬆鐵馬遊 「騎」遇新北之美

青年日報

"花21萬修房漏水還被恐嚇" 台南受災戶報警提告

民視新聞網

工作無法養狗!OL送哈士奇回老家 1年後嚇傻:多出160隻幼犬

CTWANT

20多歲就心肌梗塞!哈佛醫學院推薦「超級食物」防三高、防心血管疾病

TVBS

文總聯名青文創 獨特商品首亮相

青年日報

西南氣流強降雨續影響高雄山區 陳其邁赴六龜視察 強調守護山區民眾權益

台灣好新聞

軍人儲蓄獎券開獎 頭獎由左營售出

青年日報

連槓16期!台東幸運兒「1人獨得5.97億」大樂透頭獎 台彩曝他只花100元電選中獎

CTWANT

比基尼遭海浪沖走!正妹遭金髮男教練「伸手遮胸」 網:還缺暑期工嗎?

CTWANT
影音

夫妻存1488萬可以安心退休!理財專家:物慾要極低 不能有任何萬一

TVBS 新聞影音

夫妻存1488萬可以安心退休!理財專家:物慾要極低 不能有任何萬一

TVBS

25萬名1千元客家幣幸運得主出爐 客委會:使用期限自8/1起至明年6月底

台灣好新聞

新北「板橋、新店」8月1日起試辦大重機停路邊機車格

勁報

災損房屋修繕 中央地方分工

中華日報

俄強震海嘯 水利局嚴陣以待 沿海浪高如滿潮 居民鬆口氣

中華日報

颱風挾豪雨重挫農作物 北農推「平穩蔬菜措施」優惠8天

CTWANT

風災重建 召集專業大專志工

中華日報

嘉義高屏山區防超大豪雨 台南山區大豪雨

中央通訊社

學習不中斷! 中市補習學校8月起轉型「進修部」

台灣好新聞

美光科技動員志工 助兩校清理

中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