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用品減量 綠色和平籲政府從塑膠減產做起
〔記者黃宜靜/台北報導〕因應近年國際減塑目標,環境部今年將提出新版《一次用產品減量里程碑》,將聚焦塑膠袋、免洗餐具、飲料杯、吸管,以及新增納入的零售商品與網購包裝,並於7月1日至8月31日開放「減量里程碑許願池」專區,開放民眾提供改善建議;對此,綠色和平今日呼籲政府,減塑應從塑膠減產做起,不讓石化產業繼續擴張。
綠色和平今(31)日在環境部大門前舉辦「減塑許願池」記者會,以地面3D圖像打造一座「許願池」,池中堆滿塑膠廢棄物,象徵塑膠污染問題十分急迫,兩旁民眾高舉巨幅詩籤,上面寫著「全臺來許願,塑膠要減產」,象徵民間對環境部終結塑膠污染的殷切期待。現場企業與民眾代表齊聲喊出:「逐家來下願,塑膠愛減產」。
綠色和平減塑專案負責人張凱婷表示,環境部原本應在上半年提出2030、2035的減塑里程碑,但半年過去了,推出的是許願池,儘管新增「零售商品包裝」與「網購包材」的方向,但也拖延了原本2030全面禁塑的目標,令人擔心。
張凱婷指出,下週「全球塑膠公約」將繼續談判,有多國支持「減少塑膠生產與消費」是終結塑膠污染最有效方式之一;然政府卻逆勢而行,行政院於去年核定中油「新四輕」輕油裂解廠擴建案,增加塑膠主要原料乙烯的產能,直言「政府一邊要求民眾積極減塑,另外一方面又自己卻擴大塑膠生產,十分矛盾」。
綠色和平鼓勵民眾,至環境部「減量里程碑許願池」許願,敦促政府訂定更積極的限塑政策;同時也呼籲政府,正視塑膠生產對環境與健康的實質影響,停止四輕擴建計畫,從塑膠減產做起。
針對綠色和平訴求,資源循環署永續消費回收組副組長鍾昀泰於會後回應,資源循環署目前舉辦「一次用產品減量里程碑」許願池活動,邀請全民上網參與許願,未來將納入擬定政策的重要參考。同時,聯合國即展開「全球塑膠公約」談判,將密切關注談判進展,作為台灣未來制定塑膠管理作法的參考,確保與國際趨勢接軌。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