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是分水嶺!醫觀察1部位衰退「老超快」3招回春體操遠離駝背痠痛
邁入50歲,有些人驚覺自己駝背了、腰酸背痛,彷彿「一夜之間老了好幾歲」!日本順天堂大學醫學部副教授、骨科與脊椎外科醫師野尻英俊提醒,背部健康是中年後的健康關鍵。駝背不光外型看起來蒼老,若置之不理,更可能引發關節疼痛、加速肌肉流失,甚至提高失能風險。50歲後留意「突然老化」3大徵兆!駝背、走路慢都要小心
【到早安健康看完整報導】
野尻英俊醫師提醒,一旦背部變圓、駝背,死亡風險就會大增2倍,因此50歲後若出現以下3大警訊,千萬別掉以輕心:
1. 背部突然變圓拱、駝背
如果以前沒駝背,卻在短時間內背變得彎曲、明顯彎腰、站不直,很可能是骨質疏鬆造成的「壓迫性骨折」。這類骨折往往不會引起劇痛,反而容易被忽視,但若不處理,身形可能愈來愈變形,生活品質大打折扣。有時高齡者甚至沒跌倒,卻有嚴重背痛、連翻身都有困難,就可能是壓迫性骨折造成。
2. 骨盆、髖關節前凸
當背部肌肉漸漸退化,身體會自動透過骨盆、髖關節的「代償」維持平衡,例如骨盆前傾、膝蓋彎曲等代償姿勢。短期看似無礙,但長期下來卻會演變成慢性腰痛與膝蓋痛,形成惡性循環。
3. 走路速度明顯變慢
「65歲的走路速度,幾乎是壽命的預測指標。」野尻英俊醫師指出,走路需要全身肌肉與關節協調,一旦步伐慢下來,往往意味著身體某處已經在偷吃步代償,是不可忽視的警訊。
因為背部自己看不到,多數人常常渾然不覺。野尻英俊醫師建議,不妨用以下小方法檢查,提早發現隱藏的健康死角,以他治療患者的豐富臨床經驗來說,「多留意自己背部狀況的人,健康壽命更長!」
- 拍照:定期請家人朋友從側面幫你拍照,能清楚比對背部變化。
- 互相提醒:當有人說「你好像駝背了」,別急著否認、輕忽,這往往是重要的警告。
- 每天小運動:每天只要抽出短短幾分鐘活動背部,就能大幅延長「背部壽命」。
👇
超簡單1分鐘體幹運動活化背肌!躺著、坐著都能做
多活動背部肌肉,是預防背部退化的幫手。現代人常窩在沙發、電腦桌前,或長時間低頭滑手機,看似放鬆,其實讓背部的「抗重力肌」(如豎脊肌)長期偷懶。這些肌肉一旦退化,腰、膝蓋、腳踝就得代勞,不僅容易痠痛,還會讓身形逐漸走樣。
哪怕每天只有幾分鐘,也要讓背肌動起來!野尻英俊醫師設計3招「背部抗老體操」,可以活動到背部肌肉與椎間盤,有利脊椎健康,降低跌倒與臥床的風險,而且動作簡單、不論忙碌上班族或不擅長運動,也都能輕鬆完成!
【躺地萬歲體操】
- 仰躺躺在床墊或棉被上。
- 雙手向上舉高,做出「萬歲姿勢」,維持1分鐘。
(圖像由AI生成)
【坐椅子伸展腹部體操】
- 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雙手置於頭部後方,枕著後腦杓。
- 上半身微微後仰,伸展腹部、背部,維持1分鐘。
(圖像由AI生成)
【靠牆伸展背肌體操】
- 靠著牆壁,腳跟、臀部、背部、頭部要接觸牆壁。
- 感覺背部肌肉向上伸展,維持這個姿勢1分鐘即可。
「背部健康就是健康壽命的支柱!」野尻醫師提醒,除了日常體操,也建議在健檢時請醫師幫忙檢查姿勢。舉例來說,量身高時背靠牆,觀察後腦杓與牆的距離,就能初步判斷有沒有駝背傾向。發現得越早,改善越快,未來的健康與行動力就多一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