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上線2年半,福特CEO預言成真!AI消滅大半實習工作,美國畢業生求職慘兮兮
「剛畢業的大學生沒什麼用,AI 已經把你要做的工作做完了。」這是不少老闆現在的真心話。《華爾街日報》29日指出,過去大多由社會新鮮人負責的工作,例如行銷文案、資料整理、簡報撰寫等,現在通通交給AI處理就行;整體初階白領職缺明顯萎縮,新鮮人不但難找工作,就連實習機會都大幅消失。
「畢業即失業」不再是玩笑而已,在截至今年5月的過去12個月裡,全美整體失業率約為4%,但應屆大學畢業生的失業率則來到6.6%。芝加哥招聘公司Hirewell指出,很多行銷公司的客戶已經不太需要剛畢業的新人了,因為這些人的工作內容對AI來說根本是「小菜一碟」。交友軟體Grindr的執行長也表示,公司現在只招募有經驗的工程師,不再錄用剛踏出校門的初階工程師。
顧問公司Futurety的執行長巴爾德拉茲(Bill Balderaz)說,他今年甚至不打算請暑期實習生,而是打算將社群媒體文案直接丟給ChatGPT撰寫。巴爾德拉茲告誡自己的孩子,要去做那種「需要人際互動、不能被自動化」的工作,像是當警察。他告訴《華爾街日報》:「以前覺得讀完大學一定找得到好工作,現在真的不一定了。」
新鮮人就業市場慘澹
《華爾街日報》指出,過去的默契是:公司給年輕人機會學習,他們就會努力做事,並且願意拿比較低的薪水。然而,這種平衡正在被打破。
持續數年的白領招聘低迷和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已經削弱這份共識,現在,AI更有可能徹底打破這種關係——對於初入社會的大學畢業生來說,這可不是一件好事。與此同時,這也意味著勞動力結構的根本性重組;隨著企業雇用和培訓的年輕人越來越少,它們正在縮小5年或10年後的人才庫。一些公司表示,它們已經在重新思考如何培養下一代人才。
AI更是加速了這項趨勢。根據Burning Glass Institute對勞動力數據的分析,從2020年之後,每一屆畢業生中,真正找到「需要大學學歷」工作的比例不斷下滑,無論是主修藝術、工程還是數學都一樣。反觀只有高中學歷或副學士學位的人,失業率反而下降得沒那麼快。
與此同時,在畢業生招聘放緩最嚴重的行業,例如資訊、金融、保險和技術服務,情況還在惡化。Burning Glass的總裁西格曼(Matt Sigelman)表示,這表明雇主認為少雇用一些缺乏經驗的員工對於公司並無直接的負面影響。西格曼說:「這是雇主在招募方式上的根本性轉變。雇主更有可能裁掉初階員工,而且在許多情況下,他們正在加大對更有經驗的專業人士的招聘力度。」
CEO也坦承:AI會取代很多工作
自從ChatGPT在2022年底問世以來,大家就預測AI會改變一切。現在,連亞馬遜( Amazon)、摩根大通(JPMorgan)、福特(Ford)等大公司的執行長們都坦承,他們的員工人數會變少。福特執行長法利(Jim Farley)更直言「AI將取代一半的白領職位」。
這代表畢業生的工作機會不但更少,還得和剛被裁員的年輕人一起搶工作。儘管許多老闆仍表示他們願意招募初階員工,但數據卻日益險峻:在截至今年5月的過去一年中,全美整體失業率為4%,但應屆大學畢業生的失業率為6.6%。
創投公司SignalFire發現,在市值排名前15位的科技公司中,初階員工的招聘人數,佔新招聘總人數的比例自2019年以來下降了50%;2024年,應屆畢業生僅佔新員工的7%,低於2022年的11%。SignalFire在5月的報告指出,企業團隊規模縮減、針對應屆畢業生的計畫減少,以及AI影響力與日俱增,是導致應屆畢業生招聘放緩的原因。
連實習也找不到
泰特(Jadin Tate)在奧爾巴尼大學(University at Albany)主修資訊學,希望找到一份專注於改善程式與網站用戶體驗的工作。畢業前一週,他的指導教授告訴他:這個行業很快就會被AI取代,搞不好5年後就沒這行了。
泰特投了超過幾十份履歷,全都沒有下文。他的朋友很多也只能暫時去餐廳或超市打工。在談到自己的求職經歷時,泰特向《華爾街日報》表示:「這很嚇人。」
事實上,應屆畢業生和在校生正在爭奪數量越來越少的初階職位。根據求職平台Handshake的數據,本學年該平台發布的初階職位比上一學年少了15%,而每個職位的申請數量則增加30%;在2023年到2025年間,實習工作缺也呈現出類似的趨勢。
人力資源和財務軟體公司Workday的學習長恩斯特(Chris Ernst)表示,AI讓企業能以更少的員工實現更高的效率和生產力,但同時也對公司員工的技能發展帶來巨大風險。研究顯示,員工的學習主要透過經驗獲得,其餘則來自人際關係和個人發展。過去,年輕員工需要花費數天或數週的時間完成一份報告,並在這個過程中學習關鍵技能;但現在,AI可以在幾秒鐘內生成同樣的報告。
哪些工作最可能被AI取代?
根據微軟(Microsoft)22日發布的最新研究,翻譯、寫作、客服等涉及「提供資訊、寫作、教學和諮詢」服務的白領工作,最容易被生成式AI取代;而需要體力或實際操作的工作,例如洗碗工、按摩師傅等則較安全。
微軟分析了20萬筆使用者與AI助手Bing Copilot的對話紀錄,並根據AI目前在該領域的使用頻率和成功程度,為各種職業打出一個「AI適用性分數」,以計算出每個職業被AI取代的風險。根據結果顯示,傳統上「有知識含量」的白領工作,更容易被AI取代。
不過研究人員也指出,這些資料並不能證明AI能執行任何職業的所有工作內容。此外,不同的人會將不同的大型語言模型(LLM)用於不同的目的,而且許多工作的本質並沒有辦法完整的呈現在資料中。網路媒體「Futurism」指出,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某些職業,例如歷史學家、作家和政治學家,儘管非常仰賴人類的直覺的專業知識,並且必須處理不完整或矛盾的文件,卻獲得了最高的「AI適用性分數」。
參與該研究的資深研究員湯姆林森(Kiran Tomlinson)表示:「我們的研究顯示AI支援許多任務,尤其是那些涉及研究、寫作和溝通的工作,但並未指出AI能完全執行任何單一職業。」該研究團隊也在報告中指出,他們使用的資料不包括新技術對下游業務的影響,這些影響非常難預測,而且往往與直覺相反;他們舉例:「以自動提款機(ATM)為例,它使銀行櫃員的核心任務自動化,但卻導致銀行櫃員的職位數量增加,因為銀行能以更低的成本開設更多分行,而櫃員則能專注於建立更有價值的客戶關係,而非處理存款和提款工作。」
「Futurism」指出,這也是科技公司常見的說詞,即生成式AI將催生出新型態的工作,巧妙地反駁當前有關大規模失業的說法。然而,本月初,OpenAI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警告,AI可能會徹底消滅某些職業,例如客戶支援等的工作將會「完全、徹底消失」。
求職門檻變高
根據《華爾街日報》,投資公司凱雷集團(Carlyle)對求職者描繪的前景是,他們將不需要做基礎雜務。該公司資訊長蘇亞雷斯(Lúcia Soares)表示,新入職的初階員工會接受AI培訓,並參加一個名為「AI大學」的計畫,員工們會分享最佳實踐經驗並參與各種實驗計畫。
蘇亞雷斯表示,過去評估一筆交易的初階員工會在Google上查找文章、向公司索取文件、手動審閱這些資訊、標出細節,並將資訊從一個文件複製到另一個文件。現在,AI工具幾乎可以完成全部這些工作。她告訴《華爾街日報》:「分析師仍要參與其中,確保分析的準確性,並提出質疑和挑戰。這其中所需的腦力工作性質大致相同,不同的是這些分析師執行工作的速度。」並表示凱雷的初階職位招聘規模不會改變,但90%的員工已採用可將部分工作自動化的生成式AI工具。
《華爾街日報》指出,凱雷依賴新鮮人來檢查AI的成果,凸顯出在某些情況下,AI仍難以有效地完成人類的工作。儘管如此,許多高階主管預計這一差距將迅速縮小。紐約創投公司Primary Venture Partners的普萊斯(Rebecca Price)表示,她正在鼓勵該公司100家投資組合公司的執行長們認真思考每一項招聘,以及相關崗位是否可以實現自動化。
普萊斯告訴《華爾街日報》,這並不意味著初階工作不存在了,而是在AI時代,公司對新入職員工的技能期望,與大多數應屆畢業生在校期間所掌握的技能之間,存在一道鴻溝。過去,工程師的第一份工作只需要具備基本的寫程式能力;而現在,他們需要能夠發現漏洞,並有足夠的判斷力來確定AI模型生成的內容哪些可以信賴。
她說,應屆畢業生還必須學得更快,並具備批判性思維,而這是許多最新的電腦科學畢業生尚不具備的技能:「我們正處在這個混亂的轉型過程中,門檻變高了,但教育體系還沒跟上。」(推薦閱讀)大學念什麼科系最好?不是工程、資訊!求職網曝「這1類科系」學以致用比例最高
創投業者蓋茨(Allison Baum Gates)表示,未來的年輕人不能只靠「先當分析師或助理,慢慢升遷」這種傳統路線;你得自己主動學東西、累積經驗,她說:「也許我錯了,這會帶來大量新的就業和機會,那將是再好不過的局面。但如果想當然地認為不存在負面影響,到頭來卻束手無策,情況會糟糕得多。」
顯示全部
留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