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旅遊業沒因關稅冷清 全靠有錢人撐起整個暑假
今年夏天,美國旅遊市場並沒有像外界擔心的那樣一蹶不振。雖然外國旅客明顯減少,加拿大人更因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而發起抵制美國商品及旅遊。不過,強勁的國內需求讓美國挺了下來,特別是豪華酒店和高端旅遊帶來的消費力,讓許多業者驚訝於生意比預期好得多。
金融時報報導,桑德(Mark Sonder)原本以為這個夏天會很難熬。他在北卡羅來納州的「水晶海岸」(Crystal Coast)經營遊船生意,今年的顧客數比去年少,看起來正應驗了先前的預測,美國的旅遊需求會在夏季因經濟不確定性,以及來自加拿大及歐洲的遊客減少而暴跌。
不過,桑德說,更富裕的美國人救了他。今年夏天,他的H20 Captain包船公司靠著異常高比例的「高價訂單」維持營運,雖然總顧客數變少,收入卻能與去年持平。他說:「這讓我財務上跟去年差不多,不是靠航程數量,而是靠高價訂單。」
桑德將此歸因於:富裕消費者較能免受經濟不確定性的影響,加上習慣出國的美國人因害怕在海外不受歡迎,而減少國際旅行。他說:「他們把錢花在美國,這讓我能繼續做這行。」
桑德的經歷並非特例。許多大型美國旅遊公司在美國總統川普4月發動全球貿易戰後,調降2025年的預測。不過,像是希爾頓(Hilton)、凱悅(Hyatt)還有旅行社「Expedia」現在都上調展望,他們指出,休閒旅遊的復甦特別集中在「高端市場」。
根據Expedia執行長戈林(Ariane Gorin)的說法,自7月初以來,她的團隊「看到整體旅遊需求有所上升」,特別是在美國。該公司表示,今年總訂位金額預計比去年成長3%至5%,比先前的預測上調1個百分點。
洲際酒店集團(IHG)執行長馬洛夫(Elie Maalouf)同樣樂觀,他說:「我們在3月和4月經歷的動盪正在消退。」航空公司達美(Delta)和聯合(United)則回報,3月、4月急遽下滑的訂位量已穩定下來,根據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TSA)數據,7月和8月經過美國機場的旅客量較去年同期上升,抵消5月和6月的疲軟。
這波復甦主要由美國公民的國際旅行需求,以及國內航班的反彈推動。相較之下,外國旅客進出美國的航班數量,今年幾乎每個月都在下降。
對許多旅遊業者來說,他們都鬆了1口氣。他們原本準備迎接因為川普激進的政治及經濟議程,而帶來的急劇下滑。投資銀行 Baird分析師貝里薩里奧(Michael Bellisario)直言:「考慮到那些負面頭條新聞、早期的取消案例、政府裁員,我原以為情況會更糟。」
然而,影響並不平均。美國豪華酒店的需求持續強勁,但經濟型及中端住宿卻明顯放緩。根據數據公司CoStar,截至7月,美國豪華酒店的「每間可供出租客房收入」(RevPAR)年增3%,但經濟型及中端住宿卻分別下跌超過1.5%。
有人認為,這些數據顯示痛苦只是被推遲,並非完全避免。川普在貿易、移民和政府支出上的激進政策,才正要開始衝擊經濟,國際旅遊前景依然冷清,限制長期增長的潛力。德意志銀行分析師沃隆卡(Chris Woronka)說:「我覺得『穩定』是個不錯的形容詞。沒有更多的國際旅客,我不認為會有實質增長。」
整體而言,今年夏天的旅遊季對企業和投資人呈現出喜憂參半的局面——大致晴朗,但天邊有烏雲。
美國確實迎來更少的海外遊客。根據美國國家旅遊辦公室的數據,2025年前7個月,入境美國機場的外國旅客比去年同期下降3.8%。尤其是加拿大的跨境旅遊大幅下跌,加拿大人因為川普的關稅政策和「把加拿大變成美國第51州」的威脅,發起對美國商品及服務的抵制。
不過,根據旅遊顧問公司PC Agency執行長查爾斯(Paul Charles)的說法,對於像美國這樣龐大且富裕的國家來說,國際遊客減少可以輕易被「強勁的國內市場」抵銷,而美國國內市場確實很強。根據世界旅遊旅業理事會(WTTC)的數據,2024年,美國國內旅客就占了全國近90%的旅遊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