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達成15%關稅協議,歐盟承諾加碼6000億美元投資美國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與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於週日在蘇格蘭的川普高爾夫球場會晤後宣布,美歐雙方達成一項框架性貿易協議,美方將對大多數歐盟商品課徵15%的進口關稅,較原先威脅的30%大幅下調,成功化解一場幾乎箭在弦上的跨大西洋貿易戰。此協議在形式上也呼應美日先前簽署的15%對等稅率安排。川普表示,歐盟未來將向美國投資6000億美元,並大幅增加能源與軍事設備採購,能源採購總額預計達7500億美元。他強調:「這是史上最大交易之一。」范德萊恩則坦言:「我們想要零關稅協議,但15%是我們目前能爭取到的最好條件。」
根據協議,15%稅率將適用於汽車、半導體與製藥產品,而飛機及其零件、特定化學品、部分農產品與重要原材料將免徵關稅。鋼鐵與鋁則維持現行50%高關稅,但未來可望轉為配額制度。部分產品如烈酒尚在談判中,白宮目前尚未發布正式協議清單,雙方對製藥是否涵蓋在內的說法也略有出入。
此舉對於歐洲出口導向經濟、特別是德國汽車產業是一大利多。德國總理梅茲(Friedrich Merz)表示歡迎,稱該協議避免對德國汽車製造商如福斯、賓士與BMW的沉重打擊。但歐洲議會貿易委員會主席朗格(Bernd Lange)則批評協議不對等,並擔憂歐盟為爭取協議所付出的投資代價過高。
市場觀察人士指出,這雖為政治層級的高階協議,細節尚未明朗,但在當前地緣緊張與保護主義蔓延的情勢下,「有協議總比沒有協議好」。AllianceBernstein首席經濟學家Eric Winograd表示:「儘管仍有不確定性,但此協議至少暫時排除了全面貿易戰的風險。」
川普政府正全力推動其「90天簽90協議」的全球貿易重塑計畫,已先後與英國、日本、印尼與越南達成類似架構協議。這次與歐盟的協議被視為其對抗長年貿易逆差、尋求「美國優先」的最新里程碑。
不過,歐盟原本準備對價值930億歐元(約109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加徵報復性關稅,並考慮啟動「反脅迫工具」打擊美國服務業,如今暫時擱置,靜待協議細節落實。雙方未來幾週仍需就具體清單、執行機制與監督安排展開技術性談判。
下載「財訊快報App」最即時最專業最深度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