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靠丟東西讓財富翻倍!極簡達人「斷捨離理財術」清掉3種物品年年存更多

早安健康

更新於 07月10日03:00 • 發布於 07月09日03:00 • 新聞中心蔡經謙

家裡東西越堆越多,不僅看起來亂糟糟,錢包也跟著喘不過氣,透過正確「斷捨離」,除了是讓居家空間清爽,還能避免荷包繼續越來越瘦!日本理財達人Takeru長期奉行極簡主義,他分享自己如何靠「丟東西」存款年年增加,東西越丟、錢包越厚,生活過得更輕鬆自在!

丟東西讓你越存越多錢?3關鍵揭密「斷捨離」理財術

日本理財達人Takeru認為,極簡生活是他增加儲蓄的究極秘訣,而這背後藏著3大致富關鍵:

1.減少浪費,降低生活成本

每一件因為閒置太久而被丟掉的「沒用小物」,其實都是一次敗家的證據,也是浪費金錢的錯誤投資,如果能省下不必要的支出、投入正確的投資標的,資產反而能穩定成長。從清理開始,學會反省消費行為,自然就能戒掉亂花錢的壞習慣!

2.找回時間,提高收入與效率

東西太多不只佔空間,還偷偷吞噬你的時間和專注力。當環境變得簡單,生活效率也跟著提升,節省下來的時間就可以用來進修、工作,甚至斜槓賺外快,讓資產一點一滴加速成形。

3. 用不到的舊物,變身現金流

那些被遺忘在角落的舊物,很可能是你沒發現的小金庫!例如不穿的衣服、用不到的電器、塵封的樂器、收藏品、書籍、兒童用品等,可能都能換回現金,別小看這些「垃圾」,搞不好正是你家中的「迷你提款機」。

Takeru強調,他的本意並非「有這些東西的人就很糟」或者「一定要丟掉這些東西不可」,只是從實際經驗分享,放下這些東西後,生活不但從混亂回歸秩序整齊,還能意外開啟「理財加速」的良性循環!

生活極簡卻賺更多!從3種物品的斷捨離開始

如果想體驗極簡理財術,可以從以下似種物品開始試著斷捨離!

1.與金錢有關的雜物!讓財富流向一目了然

過去Takeru的錢包就像垃圾桶,塞滿各種發票、收據,再加上還有超過5個銀行帳戶,各式存摺,難以掌握金錢流向,每次記帳都頭痛!減少與金錢有關的雜物,重新檢視現金流,是走向財富的第一步。

現在Takeru用手機殼當錢包,只放一張信用卡與基本證件,帳戶也精簡成三個類型,分為緊急備用、生活日用、投資,搭配手機App掌握流向,讓理財從「混亂」變「簡單」,他更戒掉折價券與會員卡,不再為了湊滿額而買不需要的東西,避免不必要的開銷。

Takeru認為,手機就是專屬自己的行動萬用包,日曆、鬧鐘、照相機、記事本、帳本、地圖、食譜、報紙,通通可以整合進去,只要善用App,甚至連電腦、電視都能省,有機會一年省下數萬甚至數十萬日圓開銷!

2.裝飾用的質感小物!留白美感也讓金錢有餘裕

為了讓房間變得有質感,在香氛、抱枕、畫作、花瓶上花不少錢?Takeru把這些裝飾全數清空後驚覺,過多裝飾反而讓空間顯得雜亂,還不如回歸「留白」的美感。他的房間因此變得像飯店一樣乾淨高級,真正體會到「不必要的東西越少、空間變得越美」!

3.過多衣物和配件!減少治裝費省心又省錢

你也每天站在衣櫃前苦惱「今天穿什麼」嗎?Takeru曾有上百件衣服與配件,後來他斷然精簡,只留一雙鞋、一年不買超過10件衣服,甚至有些衣服穿2、3年才換,結果穿得輕鬆、管理方便,有時甚至整年的治裝費都直接歸零,穿得簡單但省心又省錢!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靠丟東西讓財富翻倍!極簡達人「斷捨離理財術」清掉3種物品年年存更多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聰明吃水果

水果健康可以吃很多?專家教你怎麼聰明吃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塑膠都能回收嗎?塑膠玩具、水果網袋怎麼丟?環保局揭不能回收的塑膠黑名單

健康2.0
02

眼睛也會過勞?醫示警 3 大症狀速就醫,避免視網膜病變難挽回

Heho健康
03

歌仔戲天后唐美雲60歲後還逆齡變瘦!3招讓體態氣色越來越年輕

早安健康
04

生活規律、不菸不酒仍長「大腸息肉」?醫揭真相 很多年輕人都忽略了

常春月刊
05

明明爆汗運動卻沒瘦?專家揭「關鍵真相」 不少人都搞錯

常春月刊
06

他早餐改喝這杯血糖藥減半!醫師一家人也喝綠拿鐵 父親高血脂改善了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