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張蘭直播切菜沒洗手挨轟!廚房常見5種NG行為,吃壞肚子還可能威脅性命

早安健康

更新於 09月17日04:00 • 發布於 09月16日04:00 • 新聞中心吳旻珊

中國美食企業家張蘭近日為強調兒子汪小菲的餐廳並沒有使用有衛生疑慮的預製菜,特地扮成黑衣人前往廚房直播,然而她卻違反中國《食品安全法》先是未持有健康證就進廚房、沒有配戴醫療級口罩,甚至接過廚師的刀具後也沒有洗手,就直接開始動手料理食材,讓大批網友吐槽「比預製菜還可怕」、「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編輯推薦:洗手是最好的自保,譚敦慈:用這個比酒精、乾洗手消毒更有用)沒洗手切菜超傷身!食物中毒、敗血症都可能找上門

【到早安健康看完整報導】

我們的雙手每天需要接觸不同的物品,因此容易沾染沙門氏菌、腸炎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如果沒有在進廚房的第一時間先將手洗乾淨,就有可能汙染食物,引發食物中毒。

而台大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盛望徽曾受訪表示,生菜、生蛋上經常有沙門氏菌,若感染抵抗力較弱的嬰幼兒、年長者或慢性病族群,細菌就可能在血液內大量繁殖、增加敗血症的風險。

除了碰完生食前後都要洗手,降低細菌沾染的機會,一篇發表於《食品微生物學》期刊的研究先後使用刀子、刨絲刀切番茄、哈密瓜與胡蘿蔔等其他食材,分析細菌散布情況,發現無論是刀具還是刨絲器,只要使用過後沒有清洗,細菌很快就會傳到下一項食材。 (編輯推薦:腹瀉群聚96%驗出諾羅!洗手沒洗乾淨「這部位」比指間還髒

換句話說,每做完一道料理後,就要用溫水及食品用清潔劑洗淨砧板、碗盤、器具,才能料理得安心。

這5個NG料理步驟別忽略!後果不只是拉肚子而已

明明已經很注意衛生,卻還是讓家人吃壞肚子?很可能是這些錯誤的料理習慣害了你!想安心調理、享用美食,就要從採買、解凍到清潔做好準備,才能有效預防食物中毒。

NG料理方式1. 採買順序先買生鮮肉品

南投醫院的衛教資訊指出,採買時應先購買蔬果或乾貨等常溫食材,再購買生鮮肉品或煮熟的小菜,若為冷藏或冷凍的食材如鮮奶或海鮮,建議攜帶保冷袋保存,才不會增加購物期間食材腐敗的機會。

NG料理方式2. 反覆退冰

基本上冷凍食品僅能解凍1次,若反覆解凍、冷凍,不僅會破壞食物的口感、造成營養流失,還會細菌在退冰過程中大量繁殖,正確做法為前一天拿到冷藏室自然低溫解凍,或是料理前用微波爐來解凍。

NG料理方式3. 熟食、生食並未分開處理

有些人習慣每次煮飯就是一個砧板用到底,但這麼做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引發食物中毒,建議在廚房裡準備生、熟食個別的刀具和砧板,絕對要避免把煮熟的食物放在裝過生食、且尚未清潔過的容器中。

NG料理方式4. 沒有清潔廚具的握把

根據日用品品牌獅王調查,烹調後的菜刀刀柄或平底鍋的握把,有超過半數都被驗出大腸桿菌群,建議平時料理結束後,要好好清潔刀柄、握把和鍋子邊緣處,以免細菌堆積。

NG料理方式5. 廚具沒有定期殺菌

調理時所用到的砧板、菜刀、抹布和洗碗海綿等工具,若沒有定期消毒,就會導致廚具佈滿細菌,煮出來的料理自然也容易沾染髒汙,建議每次用洗碗精清洗後,再淋上熱水殺菌。

若平時沒有留心這些料理的眉眉角角,就可能造成廚房充滿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細菌,一旦感染,腹瀉、嘔吐都不在話下,嚴重還可能引發敗血症,特別是對於免疫力弱、慢性疾病患者而言,維持廚房檯面、餐具和器具的清潔,才是預防細菌傷身、甚至危及性命的根本之道。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張蘭直播切菜沒洗手挨轟!廚房常見5種NG行為,吃壞肚子還可能威脅性命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聰明吃水果

水果健康可以吃很多?專家教你怎麼聰明吃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塑膠都能回收嗎?塑膠玩具、水果網袋怎麼丟?環保局揭不能回收的塑膠黑名單

健康2.0
02

眼睛也會過勞?醫示警 3 大症狀速就醫,避免視網膜病變難挽回

Heho健康
03

歌仔戲天后唐美雲60歲後還逆齡變瘦!3招讓體態氣色越來越年輕

早安健康
04

生活規律、不菸不酒仍長「大腸息肉」?醫揭真相 很多年輕人都忽略了

常春月刊
05

明明爆汗運動卻沒瘦?專家揭「關鍵真相」 不少人都搞錯

常春月刊
06

他早餐改喝這杯血糖藥減半!醫師一家人也喝綠拿鐵 父親高血脂改善了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