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宣布台灣對美國關稅稅率為20% 高於日韓 與越南持平
美國白宮7月31日深夜於官網更新「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公告,正式對台灣出口美國商品課徵20%的關稅稅率,新稅率將於發布後的第7天,也就是美東時間8月7日凌晨、台灣時間7日中午12時起正式生效。此舉在亞太貿易圈引發震撼,台灣稅率高於日本、南韓等主要經濟體,形同對台貿易政策的重大轉向。
應公布細節,政府不能再蓋牌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由於未能在川普設定的最後期限前與華盛頓達成協議,包括印度和台灣在內的幾個美國主要貿易夥伴分別被加徵25%和20%的關稅。根據該命令,關稅將在7天內生效。
看到今早公布20%稅率,專家表示,會有20%這樣的稅率,那是部分談成,所以從原本的32%關稅降到20%,但也因為部分沒有談成,所以沒有像是日韓一樣降到15%。最後專家也強調,既然20%稅率已經公布,政府今天應該要公布細節讓民眾知道,「不能再蓋牌了!」
賴清德:20%僅為「暫時性稅率」
對此,總統賴清德於今早在臉書發文指出,美方已於稍早通知台灣駐美談判團隊,現行20%稅率為「暫時性措施」。
賴清德說明,目前台美雙方尚未完成最後一輪總結會議,故美方先行設定20%的稅率,以利後續談判。若協議順利完成,台灣有望爭取調降關稅。他強調,台美談判已歷經四輪實體磋商與多次視訊會議,技術性部分已經談妥,後續將集中處理供應鏈合作與232條款等重點議題。
「我要感謝談判團隊的辛苦努力,在時程有限的情況下堅守四大原則:守護國家利益、守護產業利益、守護國民健康、確保糧食安全。執政團隊一定會再接再厲,持續爭取合理稅率,完成關稅談判的最後關卡。」賴清德強調。
台灣稅率高於亞鄰國,引發市場失望
根據美國政府公告,未被點名課徵高關稅的國家,基本對等稅率為10%。但包括台灣與印度等主要貿易夥伴,因未能在川普政府設定的協議時限前達成貿易共識,被列入高稅率名單,台灣稅率為20%,印度則高達25%。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7月27日的記者會上曾預告,兩週內將進一步公布針對半導體進口的關稅調查結果。外界普遍預期,美方將以「232條款」擴大半導體、藥品及戰略資源的進口管理,台灣產業勢必面臨新一輪挑戰。
法人圈:這是台美貿易角力前哨戰
根據元大投顧分析指出,此次台灣被課徵的20%關稅,已高於亞洲鄰國日本(15%)、南韓(15%)、泰國(19%)、柬埔寨(19%),與越南持平。考量到台美之間的長期經貿合作、以及今年以來密集的談判過程,這樣的結果恐讓市場信心受到打擊。
不過,根據白宮公告內容,本次更新的「對等關稅」並未涵蓋在總統豁免清單(Annex II)之內的項目。這意味著,多數台灣對美出口的重要產品目前暫不受波及。根據海關數據,自動資料處理設備的子類商品(如顯示卡、伺服器零組件,HS847180)占台灣輸美總量的47.6%;伺服器整機(HS847150)占25.9%;筆電(HS847130)占1.2%;電腦零件(HS8473)占8.2%;積體電路(HS8542)占6.8%;通訊器具(HS8517)占4.1%;醫藥製劑(HS3004)占0.7%。上述主要項目目前並未納入此次加徵關稅範圍。
因此,雖然表面上看似關稅壓力升高,實際上受影響的僅約25.2%的對美出口品項,整體經濟影響仍屬可控範圍。
半導體調查成未爆彈,232條款恐擴及終端產品
儘管多數科技產品暫時未受波及,但市場真正關注的,是白宮正在進行的「232條款」調查。據元大投顧分析,此調查不僅針對純粹的半導體產品,還涵蓋半導體製造設備(SME)、甚至任何內含上述元件的終端設備,包括智慧型手機、資料中心設備、消費性電子等,範圍極廣。
元大投顧指出,一旦232條款結果出爐,總統需在90天內決定是否徵稅。若川普政府於8月上旬拍板,最早可能在9月中旬至10月初實施全新半導體關稅措施。
因此,現階段的對等關稅僅是台美貿易角力的「前哨戰」,真正攸關高科技產業命運的,仍是未來幾週內即將進入深水區的232談判。
談判關鍵期將至,台美合作面臨考驗
外界普遍認為,川普政府以「對等關稅」為名推動新的關稅機制,實則是重新塑造美國與主要貿易夥伴的談判框架。過去台灣屢次因其關鍵地位與高科技產業價值,在美中貿易戰中取得某種程度上的豁免或特殊待遇。如今川普政府以時間壓力迫使各國讓步,對台灣而言無疑是高度考驗。
法人圈認為,若台灣能爭取如同韓國、歐盟等國的「最惠國待遇」,讓半導體產業不至於受到高稅壓力,則可在此波貿易風暴中穩住出口基本盤。但若談判失利,未來出口至美國的高附加價值科技產品將面臨顯著成本上升,進而影響全球供應鏈。
此次美方宣布對台課徵20%暫時性關稅,是川普重返白宮後首度對台貿易政策大動作,除釋出警訊,也揭示後續談判的壓力與方向。
未來幾週內,半導體、醫藥品與先進製造業等關鍵議題將成為雙方談判核心。台灣能否爭取較為寬鬆的待遇、穩定對美出口與投資信心,將是檢驗新政府經貿實力與外交協商能力的重大關卡。
延伸閱讀
顯示全部
留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