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關稅倒數計時 日本、印尼都往下調 台經院孫明德:台灣不會考得太差
台美關稅尚未底定,然離8月1號愈近,市場就越忐忑不安。
台經院今(25)日公布最新經濟預測,將全年經濟成長率上修至3.02%。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儘管下半年受出口拉貨潮退燒與關稅變數干擾,經濟動能將放緩,但隨著美方稅率「開高走低」態度趨緩、鄰近國家也獲得較佳條件,台灣「應不會考得太差」。
另一方面,台新金控董事長、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今(25)日出席工商協進會會員大會前接受媒體聯訪坦言,目前關稅走向難以預測,關稅有利無利是與競爭國家相對的問題,並認為對於台灣經濟基本面不必過度悲觀。
他指出,受AI與科技出口帶動,今年上半年出超表現強勁,儘管此現象加深台美談判難度,但仍期盼政府能替企業爭取到最有利條件,並呼籲從融資、補貼等面向協助產業度過難關。
對台美關稅「靜觀其變」,吳東亮談經濟:不用太悲觀
被問及台美關稅問題,吳東亮表示,台美關稅在美國總統川普公布前都無法預測,企業界自然會擔心,關稅一定會有,現在英國10%、日本15%,東南亞大約落在20幾%,當然是希望台灣越低越好。
他強調,對競爭國家而言,關稅有利無利其實是相對問題,「我們靜觀其變」,希望談判代表替我們爭取最好條件。
吳東亮進一步說,台灣比較辛苦的是企業做得太好,對美出超相較其他國家更多,同時因為AI趨勢帶動高科技相關產業發展,加上關稅拉貨潮影響,今年上半年的出超成長率更大,今年整年出超總額搞不好比先前更增加,「這都會增加談判困難度」,我們要對談判代表給一個肯定。
至於對關稅有無一個「理想數字」,「講一個數字很難」他表示,有了關稅以後勢必增加出口成本,政府要幫助企業度過這個難關,在成本方面給予減免補助、融資,同時業者也要技術提升、提高競爭力,大家一起努力度過這個難關。
對於台灣今年經濟看法,吳東亮認為,上半年因為關稅原因造成拉貨朝,第二季成長率也沒有降低,受到高科技相關產業出口依舊暢旺,目前關稅尚未底定,基本上出口成長力道仍存,台灣經濟韌性還是有,也許下半年多少會降,但不用太悲觀。
台美關稅未定,孫明德估:台灣不會考太差
台經院今日上修台灣整年經濟成長率至3.02%,較4月預測上修0.11個百分點,整體下修民間消費、上修外需與民間投資。其中,經濟走勢呈現「前高後低」態勢,下半年經濟表現將明顯轉弱,預估GDP年增率可能回落至1%以下,但下半年確切情況仍要關稅底定才會明朗。
全年經濟成長率上修,具體看到了什麼好消息?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回應,美國總統川普4月公布對等關稅,超高稅率讓全世界都很驚嚇,但隨著川普關稅「開價慢慢走低」,加上各國找到應對美國方法(自身產品具獨特利基,例如稀土、半導體等),因此談判條件都比四月好,美國政策「情況沒有更糟」就是好消息。
他進一步補充,上修主要也與第二季實際值納入有關,受拉貨潮較預期長影響,搭配美國關稅情況有所好轉,才是上修全年經長率的原因,而非對下半年有多看好。
孫明德認為,廠商6月拉貨潮完畢,7月等待關稅放榜的過程中,看到鄰近國家日本、印尼都往下降,擔憂程度也跟著降低,「隔壁在放鞭炮,我們家應該不會考得太差」。
提醒廠商藉關稅壓力測試,日、歐廠商靠這2招因應
他也提醒,目前較少看到台灣廠商藉著這次關稅壓力調整體質,這比較可惜,不應該只是等放榜,卻沒想到要好好讀書。
對台灣企業來說,關稅議題已經等了三個月,不管結果滿不滿意都應該要做好應對,孫明德指出,若觀察日本與歐洲廠商因應方式,其實並非到美國投資等移轉供應鏈,而是直接漲價,或者透過供應鏈本身吸收成本。
孫明德進一步指出,日本廠商有四成提到要漲價,三成的日本廠商要自行吸收成本,因此台灣廠商應注意有多少可以自行吸收、有多少可跟供應鏈談判,又有多少可以轉嫁消費者,先算好、做預案準備,而非等台美關稅出爐才做,那時恐為時已晚。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