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沃爾瑪考慮推出穩定幣──為何穩定幣紛紛吸引零售商目光?
穩定幣熱潮正在襲捲零售與金融業。上週,Shopify 宣布將開放穩定幣支付,《華爾街日報》接著報導,隨著美國穩定幣監管進度推進,沃爾瑪、亞馬遜等零售巨頭,也正在探索如何在美國發行或使用穩定幣。
穩定幣是在區塊鏈上運行的數位資產,目前多用於資金儲存或加密貨幣交易,通常以現金或等同現金的資產(如美債)作為儲備,以維持與法定貨幣的 1:1 匯率掛鉤。除了零售巨頭之外,線上旅遊公司 Expedia 等大型科技公司據報也在考慮發行穩定幣。
為什麼零售商積極擁抱穩定幣?
對於零售商來說,穩定幣的吸引力可分為 2 個面向。首先,信用卡和簽帳卡交易會產生手續費,也就是支付給發卡機構處理交易的費用,但是穩定幣可以協助零售商繞過傳統支付方式,省下每年數十億美元的費用。根據美國聯準會統計,2021 年信用卡和金融卡交易的手續費就達約 320 億美元,而且這個數字正在快速成長。
第二,傳統的支付方式需要數天才能完成結算,會延遲商家收到款項的時間,但穩定幣能在幾秒鐘內完成結算。這對於供應商位於海外、具有跨境交易需求的商家來說,特別有吸引力。
2 種方式導入穩定幣,但挑戰不少
《華爾街日報》指出,零售商可以透過兩種方式突破傳統支付限制。其一是直接「接受既有的穩定幣」支付,例如 Circle 發行的 USDC 或 Paypal 的 PYUSD。
另外,還可以選擇「單獨或集體發行自己的穩定幣」。《AXIOS》分析,零售商這麼做將獲得一個全新的利潤來源──和目前穩定幣發行商模式相同,用戶購買穩定幣的資金所產生的利息收入,將直接歸用戶所有。
不論哪一種方式,都可能重塑現有金融生態。未來不僅支付領域競爭加劇,銀行的信用卡手續費收入也可能大幅下滑。近期已有傳聞指出,部分大型銀行也在考慮組成穩定幣聯盟以因應變局。
然而,零售商想要轉向穩定幣支付並不容易。《AXIOS》指出,零售業者需要找到方法說服消費者持有一定數量的穩定幣,而此一支付概念有點像預付簽帳卡,消費者必須先估算可能花費的金額,這和信用卡交易每月結清、要求消費者支付實際花費金額的習慣完全不同,存在轉換摩擦。不過,穩定幣支付對消費者來說也有好處:更快的支付管道,代表退貨時能更快拿到退款。
因此,零售商如果最終真的開始使用穩定幣,可能會設法設計出鼓勵使用的誘因,像是直接折扣,或可累積未來回饋的點數制度,甚至是其他更有創意的新誘因。以星巴克為例,其 APP 回饋計畫,已將讓消費者將數億美元存在星巴克,而不是銀行裡。
穩定幣發展關鍵在監管法案落地
不過,一切能否實現仍取決於美國《穩定幣法案》(GENIUS Act)的立法進度。該法案要求穩定幣發行人具備穩定資本、遵守反洗錢標準,並且定期揭露儲備證明。
美國《穩定幣法案》雖尚未進入最終表決,命運未定,但從沃爾瑪、亞馬遜、Shopify 等企業動向來看,零售、金融科技與支付供應商都已開始積極佈局,為即將到來的數位貨幣時代做準備。
立即報名博弘雲端 7/9【AI Solutions Day】,解密如何以數據與 AI 賦能零售新未來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資料來源:《The Wall Street Journal》、《AXIOS》、《PYMNT》、《Fortune》,首圖來源:Unsplash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