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免結束後,川普會公布台灣關稅?專家曝3大市場開放恐成關鍵
美國總統川普22日宣布,美日雙方完成貿易協議,日本對等關稅將降到15%,同時,日本將向美國投資高達5500億美元,美方可獲得其中90%的利潤。對此,萬寶投顧投資總監蔡明彰在個人YT指出,台灣是否會在7月26日大罷免投票後達成協議,有待觀察,但可能會需要開放農牧、汽車和保健食品市場。
蔡明彰表示,日本參議院7月20日選舉結束之後,石破茂政府「投降」做出重大讓步,達成美日協議,稅率從25降至15%,是目前為止大國第2低,甚至承諾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而2024年日本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為685億美元,川普表示這是綜合過去10年以來的所得,反觀2024年台灣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為739億美元,比日本還多。
蔡明彰接著表示,美日即將合資企業出口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且可能要在州內興建一條長約1287公里的天然氣輸送管道。他指出,台灣是否會在7月26日大罷免投票後達成協議,有待觀察,但可能會需要開放農牧、汽車和保健食品市場,甚至川普可能會向台灣索取這些年以來的貿易順差金額,上千億美元的投資跑不了,另外,阿拉斯加的LNG項目也可能會納入台灣和韓國,但稅率有機會將至15到20%。
蔡明彰指出,川普這一次設定時間期限,造成談判急促的策略看起來「大獲全勝」,以亞洲來講,越南開放市場美國貨零關稅得到20%稅率,讓印尼、菲律賓跟進後各獲得19%稅率,也間接影響泰國為了降低稅率,對美國市場開放。蔡明彰提到,日本關稅稅率降低之後,讓對手國韓國、台灣急了,但其實韓國和台灣都更在乎半導體產業關稅。
蔡明彰續指,掀牌前,美股半導體下挫,顯示出產業估值太高,從輝達本益比40倍、AMD本益比81倍可知,再來則是擁擠交易,當時宣布關稅戰的時候,半導體被關稅豁免,導致過多資金流入半導體市場,最後是車用、工業用晶片景氣不佳。
蔡明彰認為,川普對中國關稅談判要延長3個月,擺明要舉行「川習會」,而中國官方刺激政策讓陸股今年創新高,他指出,台灣原物料要看中國臉色、科技要看美國臉色,所以台玻漲停跟中國玻璃期貨漲停有關。
更多風傳媒獨家內幕:
‧ 「我從沒聽說關稅是32%!」郭正亮嘆國民黨亂講沒好處:但狀況確實不可能太好
‧ 台灣關稅被川普蓋牌?蔡正元曝罷免前「絕不能講」:可能等到這天才公布(推薦閱讀)「我從沒聽說關稅是32%!」郭正亮嘆國民黨亂講沒好處:但狀況確實不可能太好
《風傳媒》讀者大調查!光電議題爭議不斷,你怎麼看?
你最關心的話題,就是我們該追蹤的議題。
打開你未曾知曉的台灣產業內幕!☛點我填問卷,說說你想瞭解的光電議題真相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