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沈玉琳罹癌休養引關注!3位名人做這些治療和生活改變,從血癌陰影成功翻身

早安健康

更新於 08月09日04:00 • 發布於 08月08日04:00 • 新聞中心蔡經謙

以幽默風趣風格深受觀眾喜愛的知名主持人沈玉琳,近日在臉書上證實罹患白血病,也就是俗稱的血癌。由於白血球異常增生,他將全面停工專心休養,消息一出,引發各界關注血癌的嚴重性與防治議題。

血癌(白血病)是台灣男性十大癌症發生率中排名第九。是一種造血系統的癌變,讓白血球異常增生、干擾紅血球與血小板的正常功能。不同類型的血癌存活率也不盡相同,例如急性白血病類的血癌大約介於20%至30%;若是慢性骨髓性白血病,依治療方式不同,五年存活率為38%-90%不等。

血癌並非絕望!3名人治療後走出病痛恢復正常生活

儘管血癌是一項不容輕忽的疾病,但仍有不少名人透過積極治療、樂觀面對成功戰勝病魔,他們的經歷為病友們帶來希望與鼓勵。

1. 插畫家幾米:從病痛中走出溫柔筆觸

知名插畫家幾米(本名廖福彬)以獨具風格的繪本作品深受大小讀者喜愛,畫風溫柔中帶有人生的感觸與哲思。然而在1995年,他曾歷經一段艱難抗癌之路,當時右大腿不時莫名劇痛,三個月後甚至高燒不退,最後確診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所幸,幾米從未向病魔低頭。他毅然選擇接受高劑量化療,並積極學習如何與身體「打交道」,透過吃素與練習氣功,在身心雙修中勇敢走出病痛陰霾,創作出《地下鐵》、《向左走.向右走》等作品,不僅療癒自己,也撫慰了無數讀者的心靈。抗癌名醫陳衛華醫師曾指出氣功的好處在於能促進氣血循環,同時不會刺激皮質醇等壓力荷爾蒙的分泌,透過練習,在一呼一吐的動作之間,有助於穩定情緒、強化免疫系統,進而幫助遠離疾病威脅。

(編輯推薦: 3度戰勝死神!抗癌名醫「一招一式」氣功5步驟天天做)

2.知名作家陳長慶:用筆桿留下永不消逝的生命紀錄

金門鄉土文學作家陳長慶,長年以筆觸書寫台灣人民的情感記憶,其作品感動無數讀者,也在越南等地引起共鳴,甚至成為學術研究對象。2009年,他罹患血癌,卻以豁達心情坦然面對治療,並持續透過散文記錄抗癌歷程。他曾說:「必須趁著夕陽未被黑暗吞沒前,加快腳步,把準備種植的田地犁好。」即使病痛纏身,他仍堅持書寫,盼用文字為故鄉留下永不消逝的生命記錄。

陳長慶以無所畏懼的態度迎戰病魔,他坦言,腦海中還有許多尚未完成的故事,讓他有充滿創作動力。他「生死由命、老天定奪」的坦然心境,或許正是穩定情緒、堅持抗癌的重要力量。

面對病情、正面迎戰,在對抗病魔的道路上是重要的關鍵。因為如果長期陷入負面情緒,容易導致食慾不振、睡眠困擾與精力低落,不僅讓癌症治療更加艱辛,生活品質也會明顯下降。重症醫師黃軒就曾指出,不少科學研究都顯示癌症患者若遵循標準的癌症治療,但缺乏「正向樂觀」的態度,則治療成功率和存活率都比較低,反之,正向樂觀面對癌症治療的癌症患者,有更高的心理韌性,也有助於提升治療順從性和改善預後。

3. 變裝秀藝人「東方比利」汪中成:信仰+藝術療癒,營養+運動找回健康

「東方比利」汪中成,曾以男扮女裝風格走紅於台灣與新加坡演藝圈,生活多采多姿。1993年,他出現全身痠痛、刷牙流血等異常症狀,經檢查後確診血癌。

罹病後,他徹底改變過往夜夜笙歌、下班必到舞廳跳舞飲酒的生活方式,轉而建立規律健康的作息與飲食習慣。他也開始信仰基督教,從信仰中獲得心靈力量,並透過藝術療癒自己,同時注重營養攝取,規律進行伸展操等運動。這樣的改變不僅讓他成功戰勝兩次癌症,也讓他重新找回健康與生命的節奏。如今,他時常以癌友身分參與公益活動,分享自身經歷,鼓勵更多病友勇敢面對挑戰、重拾希望。

抗癌不只靠治療!飲食與生活做好這些,避開感染、補足營養

這些名人的抗癌歷程都告訴我們,血癌並不是無法克服的絕症。隨著醫療技術進步,病患可根據醫師評估,接受化療、標靶藥物、造血幹細胞移植等多種治療方式。不過治療過程中,免疫力容易下降,因此生活照護與飲食衛生也格外重要。

台北榮總護理部提醒,癌症患者在治療期間應避免生食與不潔食物,以降低感染風險,例如生魚片、生菜沙拉等建議先別吃。飲食上宜少量多餐,注重均衡攝取營養,搭配散步、太極拳等輕度運動,有助於維持體力與生活品質。

即使病情穩定,癌友在恢復期仍應維持良好飲食習慣。營養師賴怡君建議減少油脂攝取、避免含糖飲料與醃漬燒烤類食物,多攝取富含植化素與抗氧化物的蔬果、使用植物油烹調,並養成規律生活習慣,為身體復原與長期抗癌打下良好基礎。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沈玉琳罹癌休養引關注!3位名人做這些治療和生活改變,從血癌陰影成功翻身

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指南:聰明吃水果

水果健康可以吃很多?專家教你怎麼聰明吃

更多健康相關文章

01

塑膠都能回收嗎?塑膠玩具、水果網袋怎麼丟?環保局揭不能回收的塑膠黑名單

健康2.0
02

眼睛也會過勞?醫示警 3 大症狀速就醫,避免視網膜病變難挽回

Heho健康
03

歌仔戲天后唐美雲60歲後還逆齡變瘦!3招讓體態氣色越來越年輕

早安健康
04

生活規律、不菸不酒仍長「大腸息肉」?醫揭真相 很多年輕人都忽略了

常春月刊
05

明明爆汗運動卻沒瘦?專家揭「關鍵真相」 不少人都搞錯

常春月刊
06

他早餐改喝這杯血糖藥減半!醫師一家人也喝綠拿鐵 父親高血脂改善了

健康2.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