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從智慧汽車到機器人 光學雷達引爆「第二成長曲線」

anue鉅亨網

更新於 2小時前 • 發布於 2小時前
圖:Pixabay/Unsplash/Pexel

在人工智慧(AI)時代的浪潮下,光學雷達(LiDAR)作為感知世界的關鍵技術,正迎來爆炸性成長。隨著機器人市場的崛起,光學雷達找到了一個更為廣闊且充滿潛力的新藍海,使其成為繼智慧汽車之後的「第二成長曲線」。

禾賽科技(HSAI)近日公布的 2025 年第二季度財報數據,為這個論點提供了強有力的佐證。

財報顯示,該公司當季淨利潤突破 4,400 萬元 (人民幣,下同),總營收高達 7.1 億元,年增率超過 50%。更引人注目的是,禾賽在機器人領域的產品交付量達到 48,531 台,同比驚人地成長了 743.6%。

這七倍多的成長不僅凸顯了機器人市場對光學雷達的強勁需求,也點燃了整個供應鏈的熱情,相關股票如特種工程塑膠 PEEK 等在市場上表現搶眼,預示著一個萬億級的新賽道已然開啟。

智慧車領域立足:從「功能件」轉變為「安全標配」

在機器人市場爆發的同時,光學雷達在智慧汽車領域的地位也已基本確立。正如禾賽聯合創辦人兼 CEO 李一帆所言,「光學雷達正在成為智能汽車的安全標配。」

過去一年,光學雷達在汽車市場的滲透率迅速提升。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的數據,截至今年 6 月,光學雷達在新能源乘用車中的滲透率已達到 17%,且連續三個月維持在 16% 以上。

從 2022 年的不到 5% 到如今近五分之一的新車搭載光學雷達,這證明了消費者對其「隱形安全氣囊」價值的認可。市場與技術的雙重選擇,讓「多感測器融合」路線最終勝出,徹底宣告「純視覺」路線的失敗,因為後者在處理複雜路況時存在無法克服的安全隱患。

禾賽在汽車領域的表現同樣亮眼。第二季度總交機量達 352,095 台,同比增長 306.9%。其中,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產品交付量為 303,564 台,增長率高達 275.8%。今年上半年,禾賽光學雷達總交付量已超過 2024 年全年。

除了與小米等車企建立平台級合作,禾賽的半固態光學雷達 ATX 也已獲得豐田汽車旗下合資品牌的量產定點,預計於 2026 年開始交付。這些合作不僅代表著市場份額的擴大,更是一種國際級別的技術認可。

機器人爆發 新一輪成長的巨大潛力

隨著 AI 時代的到來,光學雷達作為 AI 感知物理世界的基礎工具,正成為 ADAS、機器人、數位孿生三大領域的技術核心。特別是在機器人領域,其潛力正在被快速釋放。

目前,光學雷達應用最廣泛的機器人是割草機器人。根據貝哲斯諮詢的數據,2024 年全球機器人割草機市場規模為 20.53 億美元,預計到 2029 年將以 12.11% 的複合年增長率持續成長。而九號公司的預測更為樂觀,估計到 2030 年,割草機器人市場規模將超過 159 億美元。

過去,割草機器人主要依賴 RTK + 視覺 SLAM(即時定位與地圖建構)技術導航,但這類技術在遇到樹木或建築物等遮蔽物時,衛星訊號容易丟失,導致定位失效。光學雷達的加入徹底改變了這一格局,使無邊界割草機器人成為可能。在 2024 年,無邊界割草機器人的市場在歐美地區迅速升溫,其發展階段被比作「2016 年的掃地機器人」,顯示出巨大的市場爆發力。

除了割草機器人,光學雷達的應用正加速擴展至人形機器人和四足機器人。由於這類機器人所處的物理環境更為複雜多變,「光學雷達 + 深度相機」的融合方案已成為主流。

目前,包括宇樹科技、智元在內的國內頂尖機器人企業,均已將 3D 光學雷達作為其人形或四足機器人的關鍵感測器。

總體而言,光學雷達成本的持續下降和技術的創新,使其能夠從高端選配走向大規模普及。隨著汽車市場的「標配化」和機器人市場的「引爆」,光學雷達的成長空間已徹底打開。

更多鉅亨報導
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遭假牆「欺騙」 實測凸顯光達系統優勢
〈TPK-KY法說〉預期今年營收略微下滑 持續優化成本布局電子書、光達領域

點我加鉅亨網LINE好友🔥財經大事不漏接

查看原始文章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轉發 (0)
Loading...

更多理財相關文章

01

侯漢廷為不實爆料致歉 郭智輝:此案仍由律師處理

中央廣播電臺
02

內湖超驚奇老宅!破百年屋齡8千5百萬成交 買家備註揭貓膩

三立新聞網
03

直擊到美國蓋竹科!手機訊號僅一格、一人孤獨東征…台灣半導體的世紀豪賭

商業周刊
04

他手上股票突然被賣光,原來是稅務局出手!欠稅擺爛小心薪水、存款都被扣...真有困難怎麼辦?

今周刊
05

撐不住高損失率 實支實付醫療險保費喊漲 首年最高恐漲3成、溯及舊保單

信傳媒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查看更多

最新消息

和椿科技發表多款機器人解決缺工!程天縱:靜待殺手級應用邁成熟期

科技新報

Meta Celeste 智慧眼鏡定價曝光,內建 HUD 顯示、搭配 AI 手環,不用 1,000 美元就能入手?

三嘻行動哇 Yipee!

電腦科學畢業生沒人要,AI 頂尖人才身價超過 NBA 球星

科技新報

〈房產〉7月五大銀行房貸利率2.303% 續創逾16年半高

anue鉅亨網

9/9運動部掛牌 明年編列體育運動預算248億元創史高

anue鉅亨網

明明重複好幾次指令,AI 還是不聽?問題到底出在哪

科技新報

〈房產〉輝達進駐北土科熱度還在 建商土林30億元總銷都更案趁勢推

anue鉅亨網

房市管制影響買氣 建商:剛性需求支撐都更案

中央通訊社

雲林離岸風場正式邁入運維階段 股東硬撐、聯貸團強力支持允能苦盡甘來

鏡週刊

歐元區8月PMI創15個月新高 新訂單回升提振經濟氣勢

anue鉅亨網

迎關稅之亂!Audi Taiwan 確認維持現行產品線售價!

2GameSome

7月電力景氣燈號退至黃紅燈! 半導體獨強、其他產業現疲態

中廣新聞網

無訊號區也能傳訊!高通推最新 Snapdragon W5+/ W5 平台,Google Pixel Watch 4 率先搭載

科技新報

Mercedes-Benz 推台中最潮麵吧 Glou Suru 期間限定「星選擇套餐」

2GameSome

明年總預算案拍板 歲出編列3兆元 國防9495億元佔GDP 3.32%

anue鉅亨網

微軟最新基本薪資洩漏,裁員後又努力招聘 AI 人才

科技新報

格蘭菲迪與 Aston Martin 宣布成為全球合作夥伴

2GameSome

主動式ETF長期勝率僅3成?台股大跌該加碼還是該逃?

Money錢雜誌

近5年第3家外資券商撤出台灣 法國興業證券終止營業

中央通訊社

Kia EV4是首輛在歐洲生產的電動車

CarStuff人車事

順藥連6漲 昨天回檔今漲停!離400元歷史高價還有200元空間可賺

理財周刊

買鴻海免驚 內外資連日買超54.3萬餘張 21日強勢收漲5.5元

理財周刊

台股回神新台幣續貶 摜破30.5元改寫逾3個半月低點

中央通訊社

獨家/張國煒又失望了!長榮雖願給付160億股利 遺囑執行人卻這樣說

CTWANT

加百裕與系統電雙排位 BBU佈局白熱化

理財周刊

雲豹能源Q2獲利年增290% 法說會宣布跨足電動車充電市場

理財周刊

中國前7月進出口增3.5% 對非洲貿易大幅增長

中央通訊社

外資賣超101億元 期貨操作先翻多 掃貨面板股群創、友達

anue鉅亨網

主動式ETF長期勝率僅3成?台股大跌該加碼還是該逃?

CMoney

【焦點時事】AI眼鏡行情續燃!「這檔」狂飆 44%寫新高價!

CMoney

辜仲諒出馬搶下統一聯名卡?羅智先曝真相

NOWNEWS今日新聞

Fed主席全球央行年會演說前 亞股走勢不一

中央通訊社

港商法興證券8/29最後營業日! 金管會同意解散

太報

購屋貸款利率續揚 5大銀行7月達2.303% 創16年半新高

中央廣播電臺

7月新承做房貸利率突破2.3% 創逾16年半高點

中央通訊社

財部2金融措施挺廠商 莊翠雲:盼藉此轉危為安

中央通訊社

AI+永續材料雙動力 新纖總經理:下半年營運將逐步改善

工商時報

企併法新增租稅誘因 安永提2修法建議

太報

5年來第3家外資券商撤出 法國興業證券台北分公司終止營業

anue鉅亨網

最壞時間已過 學者:傳產下半年有望緩步復甦

中央廣播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