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宣布半導體關稅100% 劉鏡清:對台積電是利多 三大因應模式挑戰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將對所有輸美晶片與半導體課徵 100% 關稅,引發國內政壇與產業高度關注。對此,國發會主委兼台積電法人董事劉鏡清今(7)日赴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專案報告時強調,台積電目前已在美國亞利桑那設廠,並於俄勒岡州有既有產能,屬於關稅豁免對象,「目前對它(台積電)是利多」。
台積電投資3000億美元?劉鏡清:以公司說法為主
針對川普點名台積電將在亞利桑那州投資 3000 億美元,超出目前公告的 1650 億美元,國民黨立委楊瓊瓔質詢劉鏡清是否屬實。劉鏡清回應指出,董事會並未討論此事,應以公司正式聲明為準,目前仍以投資 1650 億美元為依據。
當被追問是否會再加碼投資時,劉鏡清說明,企業投資需依訂單決策,若有新增需求,自然會再行考慮。他也強調「2奈米先進製程一定會留在台灣」,台積電在台南、高雄與台中的投資規模並不會改變。
三大模式因應關稅挑戰
川普宣布新政策,未來所有輸美晶片若無在美設廠承諾,將課徵高達 100% 關稅,但承諾設廠、或正在建廠的企業可豁免。對此,劉鏡清指出,台灣半導體產業目前已有三種應對模式:
1、在美設廠:如台積電,直接取得關稅豁免。
2、併購在美企業:如中美晶透過併購在德州生產,取得免稅資格。
3、策略合作:如聯電與英特爾合作,在美生產可適用豁免條件。
他強調,即便所有輸美晶片課徵100%關稅,若「大家立足點一致」,則競爭條件無顯著落差,對台灣整體影響不如預期。根據劉鏡清說法,去年台灣出口美國的晶片總額約 74 億美元,若扣除台積電及中美晶部分,不到 60 億美元,占整體出口僅 1.12%,「影響沒有想像中大」。
產業人士:台積電換來免稅、其他業恐受壓力
川普除揚言課徵高關稅,也針對台積電喊話「將投資2000億美元」,引發外界揣測是否是以高關稅換投資誘因。一名不具名的產業界人士指出,若台積電與聯電最終成功取得免稅待遇,「就不算輸」。但他也直言,政府恐是以其他產業承擔高關稅作為談判籌碼,才換來晶片免稅與數千億美元投資,「台積電未來是否應該回饋其他產業,是可以討論的議題」。
政府祭出兩大方案因應關稅衝擊
面對高關稅壓力可能衝擊中小企業,劉鏡清表示,政府已有兩大因應方向,在短期措施部分包括動用 950 億元特別預算,支援產業與勞動市場,協助應急。另外,在中長期策略上,則以推動「AI十大建設」、擴大內需、強化產業轉型動能,加速企業全球布局。
他強調,儘管某些企業難以赴美設廠,但只要台灣產業競爭力夠強,立足點一致下仍有優勢。他並引述業界看法表示,「只要對手都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台灣的半導體沒有理由輸。」
2奈米技術外流案延燒問題
面對台積電2奈米技術外流案,立委鄭正鈐質詢保密是否足夠。劉鏡清強調,台積電保護機密的制度很完整,資訊分段管理,不會單靠一份文件就洩密。他也指出,現行《國安法》修法後已明訂,違法者最高可判刑 12 年,並科罰金 1 億元以下,有助提升業界自律,「現在工程師應會更審慎處理機密資訊」。
面對川普發動的新一輪晶片戰,台灣政府與產業界正積極布局與因應。劉鏡清在立法院的多項說明,不僅展現官方對半導體政策的信心,也突顯出台灣產業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戰略地位,未來能否順利轉危為機,將成為國內外關注焦點。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