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熊本2廠量產計畫生變 中資低價競爭削弱晶片需求急迫性
原定2027年營運的台積電日本熊本2廠,25日遭日媒爆料量產生變,時間可能推遲至2029年。供應鏈推估,應該是熊本1廠產能利用率不如預期間接影響,雖建廠計畫將持續,但推遲裝機時程。
日媒報導,台積電位在日本熊本縣菊陽町的第2座工廠,將推遲到2029上半年量產,董事長魏哲家6月初股東會時提到,熊本2廠推遲的原因,主因是影響當地交通,在本月中旬法說會透露,熊本2廠計畫將在下半年展開。不過,供應鏈業者認為,原因應該是熊本1廠產能利用率不如預期,因此推遲熊本2廠量產時間,以控制營運成本。對此消息,台積電尚無正式回應。
熊本1廠在2024年底開始量產,主要負責日本當地企業所需的16/12、22/28奈米車用、影像晶片,月產能達5.5萬片。在完工前夕,台積電宣布啟動2廠工程,如今則延後至2025年動工,6/7奈米製程晶片的量產時程也從2027年底延至2029年上半年,未來2座廠房月產能將超過10萬片。
針對熊本2廠延後,供應鏈認為,大陸的成熟半導體製程持續開出,並以低價橫掃市場,衝擊車用、影像特殊製程製廠,導致相關IC設計商不得不推遲後續相關晶片的研發,因此6/7奈米製程晶片的需求急迫性相比決定設廠時已經大幅降低。
供應鏈強調,台積電投資原則就是「客戶需求」,因此在客戶訂單能見度降低時,勢必會考量建廠資源的配置,相較之下亞利桑那州的晶圓廠產能持續滿載,因此勢必加速後續廠房的建置速度。
另外,美國晶片大廠英特爾在新任執行長陳立武上任後,持續樽節支出,將續裁50%中階管理層,預期年底員工數縮減至7.5萬人。
英特爾6月就宣布將在9.64萬名員工中裁減15%,財務長David Zinsner表示,公司在此次裁員中,將以精準的方式針對中階管理人員裁員,預期將有50%中階管理層受影響。陳立武指出,英特爾正改變代工晶片的策略,將在市場對公司晶片有需求時才會建廠,未來不會再畫大餅亂投資,每項投資都必須要有經濟效益。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