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國家夢碎?薩爾瓦多與IMF談妥「要錢不要幣」 NGO痛批:平民根本用不到
薩爾瓦多政府過去因擁抱比特幣(Bitcoin)而在國際間引發極大的關注,如今這項政策正面臨國際貨幣基金(IMF)的壓力。在與IMF簽署貸款協議後,薩國比特幣政策已產生實質變化,根據非政府組織「My First Bitcoin」總經理艾倫曼(Quentin Ehrenmann)的說法,目前的發展方向正讓這場由國家主導的加密貨幣實驗變得更加遙不可及。
根據《路透社》報導,艾倫曼表示,IMF的介入,導致薩國官方不再投資新比特幣,同時也終止了以往由政府推動的比特幣教育與普及行動。他強調「根據最新協議,薩爾瓦多政府已承諾不再購買任何新的比特幣」,而這與比特幣辦公室持續對外宣稱「每日持續累積BTC」的說法相互矛盾。IMF近期發布的報告證實了薩爾瓦多已停止購買比特幣的事實,使雙方說法產生矛盾。
薩爾瓦多立法機構在1月配合IMF要求,正式撤回公共部門參與比特幣交易的授權。這項舉措立即引發外界質疑,比特幣是否真的能為該國多數人民帶來實質利益,還是只是象徵性的政策表態。
根據《Cointelegraph》在2023年派員前往當地進行的實地調查報導,許多薩國民眾與商家對比特幣的實際使用仍處於學習階段。記者便在旅館嘗試使用IBEX Pay付款,該支付工具運用比特幣閃電網路(Bitcoin Lightning Network)進行幾乎即時的轉帳。這種技術本被期待能改善比特幣作為支付手段的效率問題,尤其適合日常的小額交易,例如一頓早餐或一杯咖啡。
「這比刷卡還快,」旅館員工這麼說,但記者也觀察到,教育落差使得許多工作人員根本不知道該怎麼操作相關工具,甚至必須由外來者手把手教學,才能順利完成付款。
即便當地出現這樣的技術應用場景,艾倫曼認為,整體來看,比特幣並未真正觸及薩爾瓦多基層民眾。原本由國家推動的加密貨幣教育與使用推廣如今幾乎停擺,造成比特幣政策與實際生活脫節。
目前薩爾瓦多政府與IMF的合作關係仍在持續中,而這段合作正重新塑造這個中美洲國家的比特幣實驗走向。比特幣是否仍能作為該國經濟與科技發展的一環,或僅淪為短暫的政治象徵,仍有待觀察。
留言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