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百年設計全球巡展台灣登場 濃縮極權走向民主演變史
橫跨捷克150年歷史的《識別-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全球巡展即將於19日在台北松山文創園區盛大展開,該展覽呈現捷克從戰爭、極權走向民主轉型過程中的文化演變史,以爭取自由與民主的核心精神串連整個展覽。策展人Filip Blažek表示,捷克與台灣有許多共通之處,皆面臨大國威脅,但在動盪、變化中,文化會不斷延續、進展,並讓國家更加強大、穩固。
由捷克中心台北與經濟部產發署共同主辦、捷克文化經濟辦事處協辦、台灣設計研究院執行的《識別-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展覽將於19日在松山文創園區盛大開幕。
《識別-捷克平面設計的故事》展覽去年在捷克布拉格康帕博物館創下3.4萬人次觀展佳績、為年度最成功展覽,經策展人精心挑選,展開全球巡迴,今年2月首度在英國倫敦亮相,巡迴展亞洲首站則落腳台灣,展覽涵蓋20世紀初至今的多元作品。
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副代表盧貝可娃(Martina Rubešková)表示,捷克的設計史是一部與時代抗衡的故事,在自由被壓抑的年代,設計是創意的出口,也是抵抗的象徵,她期待台灣的年輕世代能從捷克的經驗中找到靈感與力量。
《識別》策展人Filip Blažek表示,《識別》是一個大型專案,結合展覽、影集、紀錄片與出版物,完整呈現捷克平面設計在不同時期回應社會、政治與文化的挑戰。他指出,捷克的平面設計過去直接受到政治影響,如許多海報都是為了爭取自由、民主的選舉,其中結合非常多設計師的巧思,而貫穿整個展覽的核心概念是設計師在不同時期都不斷在爭取自由與民主。
Filip Blažek並指出,捷克與台灣有許多共通點,他希望這場展覽可成為啟發更多人關注設計力量的文化行動。他說:『(英文原音)我認為捷克與台灣有許多共通之處,我們旁邊都有一個大國,我們在20世紀也曾經歷戰爭的洗禮,這傳達的訊息是你們並不孤單、我們也不孤單,這表明設計可以幫助社會獲得自豪感、獨立自主,並在文化上更加成熟。』
這場被喻為「會說故事的設計展」將於8月19日至10月12日在松山文創園區展出,展覽有許多亮點,現場可看到捷克字體設計師開啟本土字型創作的挑戰、1989年天鵝絨革命的手繪海報、布拉格地鐵與「Legible Prague」導引系統的誕生,以及世界級的書籍裝幀、童書插畫、電影與商業海報,讓民眾一次看見設計如何影響日常、引發情感共鳴。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