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為何大砍晶圓廠擴建計畫?陳立武:不再開空頭支票
英特爾公布了第二季業績成績,營收達 128.6 億美元,超出華爾街預期的 119.2 億美元,但是今年 3 月上任的執行長陳立武卻同步拋出一連串削減支出的重大決策。
持續虧損,裁員行動接近尾聲
英特爾雖然繳出優於預期的營收表現,但整體仍處於虧損狀態。第二季淨損達 29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虧損 16.1 億美元。英特爾表示,這主要來自一筆 8 億美元的減損支出,原因是部分過剩設備無法再利用。
陳立武上任以來承諾讓該公司產品再次具有競爭力,並減少官僚主義和管理層級。英特爾先前曾表示,計畫在 2025 年將營運支出削減 170 億美元。根據《CNBC》報導,陳立武在致員工的內部信中,坦言上任數月「並不輕鬆」,並表示,英特爾已完成大部分的裁員計畫,預計在今年底將員工總數降至 7.5 萬人。
英特爾的用戶端運算部門本季營收為 79 億美元,年減 3%。資料中心部門的營收則成長 4%,達到 39 億美元。陳立武表示,英特爾希望重新奪回資料中心晶片的市佔,並正在尋找這項業務的常任領導者。
德國、波蘭建廠喊卡,越南與馬來西亞整併作業
最受矚目的,是陳立武對英特爾晶圓廠投資策略的全面調整。他宣布,英特爾已取消德國與波蘭兩地的晶圓廠建設計畫,同時將越南與馬來西亞的測試與封裝業務整合。至於在美國俄亥俄州原定的大型先進晶片廠,建設時程將延後,未來進度將依市場需求及是否能爭取到關鍵大客戶。
陳立武直言,「過去幾年公司投資過多、過快,但市場需求不足,導致工廠佈局過於分散、產能利用率不彰。」他強調,「我們不再開空頭支票。每一項投資都必須具有經濟效益。」
14A 製程命運未卜,英特爾恐退出高階製造?
英特爾支出縮減的行動也直指其近年積極推動的代工業務。根據財報,英特爾代工部門第二季營收為 44 億美元,但營業虧損達 31.7 億美元,目前仍在尋找能撐起產線的大型客戶。
值得關注的是,英特爾提交的季度文件顯示,如果英特爾即將推出的 14A 晶片製程無法拿下一個重要客戶,可能被迫關閉其先進製程業務,取消或暫停 14A 及後續技術的開發。
《Reuters》指出,英特爾是唯一一家能夠生產先進運算晶片的美國晶片製造商,如果英特爾退出先進製程領域,將是該公司的歷史性轉折。如果這麼做,將代表英特爾將變得更依賴台積電等晶圓代工服務,並且在競爭上處於劣勢,特別是其競爭對手 AMD 已經與台積電有著長期合作關係和經驗。
陳立武表示,他目前聚焦於與客戶密切合作,以確保 14 A 製程的成功。他指出,這種與外部客戶緊密協作的方式,正是先前 18A 製程所缺乏的,而 18 A 預計在今年稍晚進入大規模量產階段。他也表示,未來所有晶片在進入「流片(tape-out)」之前,都會經過他親自審核與核准。
- 立即報名 8/13【製造業資安論壇】,解析如何實踐「Security Native 資安原生」確保供應鏈的安全與穩定
留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