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美關稅同盟能否形成? 學者:美中關稅談判是關鍵
美國川普政府發動關稅戰、貿易戰,是否會讓非美關稅同盟成形?學者盧信吉指出,這會取決於美中是否能完成關稅談判,若雙方激烈對抗,一種反美情緒形成,這個同盟才有可能出現。展望未來,若美中貿易談判持續僵持,川普可能會加大施壓力度來達成協議,或是轉向操作其他議題進行施壓,但這樣的可能性相對較小。
川普關稅下的各國應對
觀察各國應對美國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明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盧信吉接受央廣「兩岸ING」節目訪問時表示,在包括日本,英國與歐盟在內的美國盟友方面,各自用不同方式取得了不同的關稅稅率。
還有就是採取對抗立場的國家,盧信吉指出,中國算是比較特殊,且因為其量體夠大,讓美國不能選擇忽視。而除了這些國家之外的其他國家,大多對於川普的關稅政策多只能逆來順受。
中國選擇如何應對美國是觀察重點
至於非美關稅同盟或是所謂的非美同盟能否形成,盧信吉表示還要再觀察,原因是美國和中國還沒有正式完成貿易關稅談判。如果最後談成了,雙方同意降低關稅,以及在更多層面上面進行合作的話,這個同盟就不可能形成。
不過,如果美中激烈的對抗,一種反美情緒成形的話,這個非美關稅同盟才有可能逐漸形成;而其中的重點國家是中國,以及中國會選擇如何去應對美國等等。
川普不樂見僵局 美中談判停滯加大施壓的可能性
展望未來,盧信吉認為,川普不樂見一個單一議題停滯,若美中貿易談判持續僵持,可能會出現兩種情況,第一個是川普加大施壓的力度,來促使中國與美國達成某一種協議。
而第二個可能出現的情況,盧信吉指出,過往美國政府如果要對某一個國家重新施壓時,就會轉向另一個面向,例如操作東北亞的朝鮮半島或是歐洲的安全議題來進行施壓。
不過,這必須取決於川普政府有沒有能力掌握這個新的議題,像是當開了新的安全議題之後,美國軍事戰略部署相對應的要重新調動,這是否會對美國有更大或更新的負擔,這些都必須考慮。因此,要去發動一個新的議題,相對而言發生的機率可能就稍微小一點。
延伸收聽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