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忍心嗎?丹麥1動物園徵民眾「棄養寵物」 充當猛獸盤中餐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
弱肉強食!丹麥奧爾堡動物園(Aalborg Zoo)近日呼籲民眾,捐出「健康但不再飼養」的寵物,包括雞、兔、天竺鼠「甚至馬匹」,充當園內猛獸的食物;該園表示,這樣的作法可模擬自然界食物鏈;但此舉引發國內外網友熱烈討論,有人認為「太殘酷」,但也有人主張,這是合理的「再利用」方式。
你忍心嗎?綜合外媒報導,丹麥奧爾堡動物園飼養包括歐亞猞猁、獅子、老虎等肉食動物,為提供最接近自然環境的狀態,該園長期以來接受來自民間的小型動物捐贈;至於這些「被捐贈」的小動物,將由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員,以「溫和方式」安樂死,然後投餵給這些猛獸。
除小動物外,園方亦開放接受馬匹捐贈,但須具備馬匹護照,且過去30日內未接受任何疾病治療。符合條件者,還可依法申報稅賦減免。
園方副園長皮雅・尼爾森(Pia Nielsen)強調猛獸需要完整的肉食,包括毛皮、骨頭等,以模擬野外的自然狀況;因此將需安樂死的動物善加利用,是「負責任且永續」的做法。
此舉曝光後,引起全球網友激烈討論。多數爭議圍繞在「捐出健康寵物是否合理」這一點上。
在Reddit國際新聞版上,有網友直言「這太殘忍了」,這些寵物曾經那麼信任人類,最終卻被當作廢物、被猛獸吃掉;也有人批評園方,竟明白說要健康的動物,而非終末期動物,「等於鼓勵人們養寵物厭倦了就直接拋棄」。
但亦有支持聲音認為,若動物原本就面臨不被愛、安樂死的命運,那這樣的「再利用」總比棄養、野放,甚至焚燒、掩埋更具意義;與其讓屍體腐爛,不如供園內生態系統使用,「才是真正的動物福利」。
不少丹麥民眾表示,此作法在當地已非首次,園方亦明確規範來源與處置流程,並未涉及虐待成分。
專家指出,這反映出現代動物園在倫理與生態之間的張力:一方面,肉食動物的生理與行為需求需被滿足。但另一方面,當「捨棄寵物」與「善待生命」成為互相衝突的選項時,人類對「動物價值」的定義也變得更加模糊。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