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捷再出招!宣導電扶梯「兩側站立」41站先實施…日本地鐵實測1年結果曝光,疏運速度差多少?
翁申霖 整理
圖片 Shutterstock 提供
台北捷運是雙北民眾重要的大眾交通運輸,每到上下班、上下課時刻,人潮總是擠得水洩不通;其中,北捷近年來不停宣導「電扶梯兩側皆可站立」,以利安全,無奈通勤族早已習慣站在單側、另一側走動。對此,北捷表示,將在41站75台電扶梯,設置兩側皆可站立宣導告示及擴音器加強宣導,呼籲民眾「緊握扶手、站穩踏階」。
北捷手扶梯站單側、兩側
網友意見正反兩極
過去就有不少人議論北捷手扶梯究竟要不要兩邊都站,或空出左邊通道讓趕時間的民眾通行,一派網友認為,北捷人潮太多,讓出左邊通道給人走才能加快紓解人潮,「我好奇,如果妳兩邊沒人,那你讓一邊讓人走會怎樣呢?你沒趕路看到別人心急被擋住開心嗎?」、「我平常會站右邊,人太多太擠才會左右皆站」、「也不知道就讓一下有什麼好困擾的?」、「現在很多捷運站的出口兩道都只有電扶梯,沒有樓梯讓你可以用走的」。
但另一派網友則認為,「趕時間去跑樓梯」、「明明走樓梯會比走手扶梯還要更快更方便」、「真的好討厭為了往上走,邊說借過邊把別人撥開那種」、「最討厭的還是不說借過硬擠的」、「以後記得提早出門,把電扶梯的時間成本算進去」、「手扶梯奔跑是有危險性的,台灣就愛搞一些特別規矩,真的很莫名奇妙」、「我自己也被講過,就是差沒幾秒到底有多急?很急去衝爬樓梯啊!」
儘管北捷公告行之有年,但但大多數人還是靠右側站,不敢站在左側,就深怕被想走左側的民眾指責。
北捷官方再祭加強措施
為了落實「電扶梯兩側皆可站立」,台北捷運公司表示,目前已於人潮較多及重要轉乘車站,例如台北車站、忠孝復興站、市政府站等共計41站75台電扶梯,設置兩側皆可站立宣導告示及擴音器加強宣導。
此外,北捷也陸續進行內建語音建置,預計今(2025)年底前完成。
針對電扶梯兩側站立的宣導,北捷指出,將持續參考各界意見及國內公共場所、運輸軌道同業經驗,評估調整硬體設備及語音宣導作法,呼籲旅客發揮禮讓精神,隨時留意自身與他人安全,正確使用電扶梯,共同維護良好的乘車文化。
北捷也提醒,搭乘電扶梯時,多加留意電扶梯行進動態,不要使用手機,避免踩空或跌倒受傷;也請站在踏階中央的「黃色框框」內,千萬不要靠近踏階或側板的縫隙,以免裙擺、鞋帶或軟膠鞋捲入梳齒內。
▲北捷加強宣導電扶梯兩側皆可站立。(圖/臺北大眾捷運股份有限公司)
NHK:逾半電梯事故是因「走路絆倒」
過去日媒《日本放送協會》(NHK)就曾報導,日本電梯協會調查發現,在電扶梯事故中,有一半以上(51.9%)的案例,是因為走路絆倒等不良搭乘習慣導致。
對此,東京都交通局(TOEI TRANSPORTATION)也採取在車站內張貼宣傳海報和反覆廣播公告的方式,呼籲乘客站穩踏階、安全使用電扶梯,致力於改善這種情況。這些措施也正與全國其他鐵路營運商合作。
不過,要改變長期養成的習慣並非易事。東京都交通局電車部副站長梶田武憲坦言,許多趕時間的人會在電扶梯上行走,但車站內的乘客有各種不同需求,很難發布禁止所有人在電扶梯上行走的公告,只能盡量呼籲大家在使用手扶梯時注意禮儀,「目前還很難找到解決方案」。
單側站立帶來的困擾…
一名身障者的心聲
日本坐地鐵的習慣,以東京來說,搭乘手扶梯多數人習慣站在左側、右側保持開放讓趕時間的人行走,正好與台灣相反。
NHK報導中訪問到一名身體癱瘓的乘客,請他訴說這種手扶梯「潛規則」為他帶來哪些壓力及困擾。
這位名為川瀨正廣(川瀬正広)的民眾,11年前因一場腦溢血一度全身癱瘓,後透過積極復健治療,目前已可以自行外出行走,但左側身體仍處於癱瘓狀態。
正因為如此,令川瀨正廣感到困擾的是,因左側身體癱瘓的緣故,他理想情況下是能站在右側搭手扶梯,並用右手扶著扶手,以策安全;但因多數人的習慣並非如此,導致川瀨正廣這樣做時,他坦言,「如果你站在右側,你會感覺到來自後面的『壓力』。」
「當我站在右側時,常會有趕時間的人從後面說『請讓開』,有時他們會繞到我身後,發出『嘖嘖』的聲音,我感覺壓力很大。又甚至會有一些人強行擠過去,試圖把我抓著扶手的右手推開。」
兩側站立vs.單側行走
疏運速度誰比較快?
「當你趕時間的時候,就必須持續往前,這在東京或其他地區來說很正常。」一名50多歲日本男性受訪時這麼說,在電扶梯上行走是否疏散速度真的會更快?
NHK援引研究模擬比較「兩側站立」和「單側行走」2種情況,得出了一些有趣的結果。
該模擬是假設450人使用長度同為20公尺的手扶梯的情境下下,若分為「所有人都以一階的間隔在兩側站立」,和「40%的人以兩階的間隔在單側行走」,比較兩種情況何者可較快讓全部的人完成搭乘。
結果顯示,當所有乘客都「兩側站立」,最後一個到達手扶梯終點的人所需時間為7分9秒;而在「單側行走」的狀況下,花費時間則來到8分21秒。
也就是說,「兩側站立」的情況比「單側行走」快了1分12秒完成疏運。
NHK指出,從模擬結果便可得知,「單側行走」雖可讓趕時間的人更快抵達,但對於站立在定點的乘客來說,隊伍其實反而會排得更長,需要花費更多時間來消化人潮。
名古屋地鐵花1年時間
「單側行走」減少90%
如何才能讓民眾安全地站在手扶梯兩側?對此,名古屋地鐵在前(2023)年時直接頒布一項條例,內容規定「無論站在右側或左側,搭乘自動電扶梯都必須站在階梯上。」
以位於名古屋市中區錦二丁目的伏見車站為例,車站每天約有9萬人次,過去有許多人在手扶梯的右側行走或跑步;然而,在這項條例實施1年後,旅客在電扶梯上行走的情況已減少了約90%。
站內落實的作法為,當有人在電扶梯上行走時,車站內會播放帶有提醒的廣播,提醒民眾「已經違反條例,請不要在電扶梯上行走」。另外,若是單側站立人龍過長時,也會廣播「請兩側站立使用。」
至於廣播播放時機則是由AI決定,藉由透過安裝在手扶梯附近的攝影機及感測器,並由AI即時分析數據,讓廣播能在適當時機呼籲乘客遵守規定。
名古屋市與民間企業共同開發、測試這套AI系統,據悉,市府在2023年及2024僅投入約450萬日圓(約89萬元新台幣)就達到這種成效。開發這套人工智慧系統的企業表示,「我們以一種讓被警告者『感到不舒服』的方式進行提醒。看到人們在被警告後確實將腳步停了下來,我們覺得這種做法是很有用的。」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更多今周刊文章
中信金(2891)股價44.95元創高,台股魔咒「金融股是多頭最後一棒」,60萬股民該跑嗎?達人點出2關鍵
我的人生只剩下「為兩代人買單」!40歲獨子告白:爸媽沒存錢、只靠年金養老「對未來已無信心」
生活話題:與AI共處的未來
顯示全部
留言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