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觀察》中歐貿易戰升溫!歐盟質疑中國稀土政策 黨媒嗆:面對美國關稅大棒要「分辨敵我」
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2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中共領導人習近平舉行會晤,本次會晤是中歐雙方第二十五次會談。 稍晚,歐盟代表團成員將與中國總理李強舉行會晤。
在上午的會談中,中共領導人習近平表示「中歐關係站在一個關鍵歷史節點。 中歐建交50年來交流合作成果豐碩,其中的重要經驗和啟示就是相互尊重、求同存異、開放合作、互利共贏。 這也是中歐關係未來發展應該堅持的重要原則和努力方向。」
中歐關係是戰略對手還是貿易夥伴?
馮德萊恩表示,重新平衡歐盟與中國的雙邊關係至關重要。 她還提到這種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關係之一」。歐盟將中國定義為「夥伴、競爭對手和系統性對手」,這構成了針對中國政策的戰略方向。
中國官媒新華社則是在最新的報導中指出,「中國是歐洲的重要合作夥伴,而不是系統性競爭對手。 」
歐盟代表團還對中國的網路攻擊和間諜活動 、對稀土礦物出口的限制以及在西藏、香港和新疆的人權記錄表示擔憂,並與中方進行交涉。
此次會晤暫未看到是否涉及與歐盟有關的中國異議人士處境問題,此前中國維權律師余文生在上一次歐盟代表團訪問北京時,在前往歐盟駐華使團的路上被中國警方帶走。
中歐建交50周年,制裁雖不滿卻依舊舉行談判
今年是中國與歐洲建交50周年的紀念,在歐盟代表團成員訪問北京前夕公佈了對俄羅斯的制裁,其中涉及的中俄邊境地區的綏芬河農村商業銀行和黑河農村商業銀行的制裁引發北京的不滿。
此次中歐領導人北京會晤將達成一項有關氣候問題的溫和協定,以彰顯北京與歐盟的關係得到緩解。
不過,針對北京要求歐盟限制美國出口有關艾司摩爾(ASML)半導體設備的問題,中國則是使用稀土來換取該出口限制;同時,歐盟則是就烏克蘭問題向中國施壓。
根據中國海關公開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中國對歐盟的稀土磁鐵出口量較5月份激增245%,達到1364噸,比去年同期低35%。
貿易逆差巨大 新能源汽車補貼成中歐貿易間巨大難題
歐盟27國對華貿易逆差巨大,去年約為3000億歐元(3.5億美元)。 其中就中國電動車領域獲得的大量國家補貼政策的做法始終是中歐貿易談判中難以解決的問題。
中國實施的這項針對新能源汽車(即電動汽車)的補貼已經持續數年,從中國各地要求針對燃油車排放進行減排問題之後,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則是成為目前推動中國汽車銷售市場增長的重要推手。
從目前來看,北京暫時不會放棄針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因為這樣可以提高中國大宗商品消費市場的活躍度。
黨媒《環球時報》在此次中歐峰會舉行前夕,在7月20日刊登的一篇社論指出「近期美國以貨物貿易逆差為由對歐盟徵收高額關稅,歐方就強調美國不應忽視其對歐服務貿易高額順差。 怎麼到了中國身上,歐盟就對此絕口不提了?」
文章則是譴責歐盟在同樣面對美國關稅大棒時候,不能分辨誰敵誰友的問題。
文章還稱「雙方經貿往來要遵循市場規律,不能強買強賣。 歐方一邊抱怨中國買的少,一邊又捂著、攔著不讓賣,豈不自相矛盾?」
中歐共同面對美國關稅大棒
在此次中歐會談前夕,雙方都面臨與美國的關稅大棒的威脅。 美國總統川普將最早於8月1日對歐洲進口商品徵收30%的關稅。 同時,他還稱在8月12日後進一步提高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
不過,中歐雙方都與美國就關稅問題展開磋商,中國將於本周日由大陸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牽頭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進行會晤,而歐盟也將與美國達成一項15%的關稅請求,以規避接下來30%的關稅施壓。
在烏克蘭問題上的施壓 中國稱始終沒有支援過
中國多次在國際場合表示,從未對俄羅斯提供過任何軍民兩用的裝備和物資支援,但是中國長城汽車有限公司則是在新冠大流行期間將民用卡車混改為軍用卡車出口俄羅斯,這一事件並未得到中國政府證實,而一些在長城汽車工作的員工則是可以證明。(推薦閱讀)一文看懂》為何說中歐正在「普京化」?奧地利極右派崛起,是否為俄羅斯入侵歐洲打開大門
針對中國不滿的兩家被制裁的邊境商業銀行,一些中國民眾在社交媒體則是表示,自己就在這兩家商業銀行工作,確實給俄羅斯的客戶提供跨境金融業務,並附上了相關截圖。 但該帖子最終被刪除。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