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AI 對抗市場寒冬,奢侈品龍頭 LVMH 整合旗下 75 個品牌做哪些事?
近期美國與中國市場的景氣走弱,使奢侈品龍頭 LVMH 集團感受到壓力。過去疫情期間,該品牌曾漲價 20–30%,如今消費動能放緩,導致其時尚與皮件部門去年營收出現下滑 。面對這場產業低潮,與 LVMH 合作的 Google Cloud 全球產業副總拓爾普(Carrie Tharp)指出:「AI 與代理式 AI(agentic AI)將是消費性企業度過逆風的關鍵。」
《華爾街日報》報導,LVMH 在這段期間,就整合旗下 75 大品牌數據建立一個中央資料平台,逐步部署預測 AI、生成式 AI 以及代理式 AI,應用層面涵蓋供應鏈、定價、設計、行銷與個人化服務
銷售顧問 × 代理式 AI,強化尊榮體驗
在零售第一線,奢侈品品牌向來最強調「個人化」,以創造顧客尊榮感以及賓至如歸的消費體驗。
對此,LVMH 已開始讓銷售顧問與 AI 代理合作。例如,在珠寶品牌 Tiffany 門市,銷售人員可以透過 AI 快速彙整顧客過往的購物記錄與互動資料,並即時生成個人化的溝通訊息,協助銷售人員更有效地與顧客互動。LVMH 的技術總監莫爾(Franck Le Moal)強調:「我們的目標不是用數位體驗取代顧客關係,而是讓科技成為銷售顧問背後最有力的支援。」
在電商場域中,LVMH 則利用 Google 的 Search for Commerce 產品,提升網站的語意搜尋能力,讓顧客在搜尋商品時,系統能更準確理解背後的需求。莫爾指出:「當搜尋體驗提升,轉換率自然顯著增加。」
從自動定價到供應鏈,AI 深入 LVMH 營運核心
除了消費者前端體驗,AI 也已深度滲透 LVMH 的內部營運。舉例來說,集團利用 AI 自動調整商品價格,考量全球匯率變化、地區需求差異等多種即時因素,讓價格策略更靈活、更符合市場變化。
LVMH 也在供應鏈管理上導入 AI 預測,提前掌握原物料波動、物流瓶頸與關稅變數,快速做出反應。莫爾認為,奢侈品供應鏈的挑戰比其他產業更複雜,因為每一件商品的毛利極高,庫存數量卻極為有限,決策速度成為關鍵。
內部 AI 平台 MaIA,每月處理 200 萬筆請求
更進一步的是,LVMH 開發了集團級 AI 平台「MaIA」,這個專屬的生成式 AI 系統,已經被內部超過四萬名員工日常使用,每月處理超過兩百萬筆請求。MaIA 整合了 Google Gemini、Imagen 以及 OpenAI GPT 等多個 AI 模型,涵蓋從簡單查詢到生成創意內容等多種任務,成為集團營運不可或缺的日常工具。
「我們在科技上的積極投資是必須的,因為只有靠科技,我們才能在保持奢侈品精神的同時,達到極致效率,提供最佳的顧客體驗,」莫爾如此表示。
雖然 AI 無法解決所有問題,但 LVMH 顯然已將 AI 定位為核心戰略之一。這場技術賭注,能否讓 LVMH 在奢侈品銷售放緩的年代,保持領先,值得市場持續關注。
立即報名博弘雲端 7/9【AI Solutions Day】,解密如何以數據與 AI 賦能零售新未來
*本文合作開放夥伴轉載,參考資料:《華爾街日報》、《WWD》、AIbase,首圖來源:Unsplash
(責任編輯:廖紹伶)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