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香草田到潮間帶!灃食教育基金會一日食育營體驗上山下海
整理=編輯部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簡稱灃食教育基金會)全新推出「一日食育營:從香草田到潮間帶」活動,暑假期間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舉辦兩場次,食育營課程扣緊「上山下海」的主軸,引導孩子認識各種香草植物及潮間帶生物,透過動手種植、調製專屬香草茶飲、製作清涼石花凍,以及海女阿嬤的人生故事記者會等活動,讓大小朋友體驗食物、文化與環境的緊密連結。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全新推出食育營活動。(圖片來源:灃食教育基金會提供)
規劃不同主題 讓飲食教育更有趣
灃食教育基金會副執行長葉俊甫表示,灃食推動校園飲食教育多年,但飲食最常發生的場景還是應回歸到家庭餐桌,因此這四年來,灃食不斷開發新主題的食育營隊課程,希望搭起孩子跟家長之間一座飲食的橋樑,從一開始認識營養素的六明治課程、身體記憶的唱跳遊戲、種植蔬菜,也從做豆腐、鹹蛋料理等課程,帶親子一探豐富的食物世界,「這次推出4.0版本的食育營,希望結合土地與海洋文化,提供家長對飲食教育更多元的想像。」
2025年的一日食育體驗營活動開放報名就額滿,灃食也特別將現場精彩片段剪輯成影片,已正式發布在灃食官方Youtube頻道,讓無法參加的家庭也能透過線上觀看啟發靈感,把飲食教育融入餐桌日常,成為親子共學的重要時光。
一日上山下海體驗 種植香草嘗石花凍
一日食育體驗營分為兩階段,上半場「香草探險隊」課程,邀請淡水香草街屋主理人蔡以倫帶領學員認識香草的生長環境、常見的各種風味與用途,透過調製香草茶打開孩子味蕾想像,藉由接觸土壤種植香草過程中,讓都市孩子有接近大自然的機會。蔡以倫強調,「學習種植香草的好處,就是看得到吃得到摸得到聞得到,它是五感體驗最好的一種媒介,很適合親子一起培育。」
下半場的課程主題為「海洋尋寶趣」,由來自馬崗的曙旅文化工作室負責人吳函恩與高齡83歲的海女阿嬤陳罔市開講,分享台灣北海岸的海洋文化,也帶大家認識潮間帶生物與海女工作的辛勞,吳函恩說,「希望帶著海女阿嬤走出漁村,跟大家分享海的真實情況,也想讓大家知道,海女是如何在困難的環境中,為大家摘取藻類,希望大家珍惜得來不易的食物。」
中場的香草石花凍DIY課程,講師賈智敏銜接上下午課程,融合香草與石花菜,引導孩子選擇像是檸檬香蜂草、甜菊、薄荷、芳香萬壽菊等不同香氣的香草,親手加入石花凍中,讓參與者轉化整天所學習的知識與體驗,帶回能與家人分享的甜美味覺記憶,賈智敏觀察,「孩子對於親手做其實是有興趣的,家長不必過於擔心,只要在旁守候提醒,他們都可以做得很好。」
食育營引導孩子選擇不同香氣的香草,加入石花凍中,帶回能與家人分享的甜美味覺記憶。(圖片來源:灃食教育基基金會提供)
喚醒食物的神奇魔力 傳遞好好吃飯就有未來理念
葉俊甫表示,食育營最常發現就是親子對飲食有跟過往完全不一樣的體驗,提高了大家對飲食的興趣,飲食教育不只是認識食物,也是生活態度的養成,「別覺得飲食教育是學校的事情,其實一周有很多餐都在家庭發生,而孩子其實都是看著家長的身影在學習,因此灃食期待透過食育營隊的舉辦與影片,落實基金會長期推動『好好吃飯,就有未來』的理念,也希望飲食所帶來的神奇魔法,可以在更多家庭中,產生不一樣的魔幻力量。」
審稿編輯:林玉婷
延伸閱讀
▶你沒想過的食育這麼好吃又好玩!8個創意實踐打開全新視野
▶不只是買菜!傳統市場是最接地氣的食育教室
▶一起探索海洋教育!灃食推出台灣魚類圖譜 推廣永續與食育理念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