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AI 看出偷竊可疑「行為」,法國新創 Veesion 技術部署歐美加 5,000 家門市
自從全球高通膨侵蝕了消費者的購買力,商店竊盜成為零售業的一大禍害,在英美地區尤其嚴重。《金融時報》報導,2023 年英國零售商店因竊盜損失 22 億英鎊,創下歷史新高,而犯罪率飆升,針對店員的暴力行為也隨之增加;美國刑事司法委員會(Council on Criminal Justice)研究機構對美國 25 個城市進行研究,結果顯示,2024 年竊盜案件較去年增加 14%,為所有犯罪類別中唯一上升的一項。
在警方人力緊縮、犯罪行為更加組織化的背景下,業者開始轉向 AI 技術建構新型「數位防線」。其中,法國新創 Veesion 提供的「動作辨識防盜 AI」,成為歐美零售業者的熱門選擇(編按:Veesion 表示其技術已部署在歐洲、加拿大和美國等地區的 5,000 家門市)。
AI 防盜 vs. 傳統上鎖策略
為防止商品被竊,零售商過去多採取上鎖、限制人流等方式,但顧客常為了取貨流程繁瑣而放棄購買,導致業績下滑。英國零售協會(BRC)指出,去年英國零售業者在防損設備上的投資從 12 億英鎊成長至 18 億英鎊,仍無法有效遏止失竊潮。
Veesion 藉由導入 AI 影像辨識技術,不間斷分析監控畫面,偵測如「將商品塞進外套」或「包包遮掩商品」等可疑行為,一有警示立即透過 App 將短影片即時推播至店員手機、平板或收銀機,讓店員能迅速介入或確認情況;此外,該 AI 可自行「活學活用」期間累積學習資料,讓偵測越來越精準、誤報率下降。Veesion 共同創辦人柯尼格(Benoît Koenig)補充,其目前超過 85% 的 AI 警示在現場被店家認定為有效或需要後續處理。
在美國,Veesion 的一名客戶導入該技術三個月後,美妝保健區商品失竊率減半;芝加哥一間 7-Eleven 更稱此系統為「24 小時上工的虛擬防盜員工」。
AI 不只用於防盜,也全面滲透零售營運
根據《金融時報》,除了防範竊盜,AI 技術也正逐漸滲透至零售日常營運的各個環節,像是監測自助結帳時的「漏掃行為」,也就是顧客故意或無意略過掃描商品條碼,未完成結帳流程;此外,AI 也能即時辨識跌倒事件、異常移動軌跡等潛在安全風險,進一步提升店內顧客安全防護。
更進一步地,AI 可結合貨架攝影與即時數據,協助預測商品短缺或補貨異常,讓業者能更精準安排補貨時機、減少空貨架狀況,進而提升顧客購物體驗與營收效率。
這類應用正逐步顯示其商業價值。美國零售業者 Sam’s Club(Walmart 旗下倉儲式商店)便導入智慧推車掃描系統,透過電腦視覺即時比對購物車與結帳清單的商品,結果未結帳商品的檢出率比傳統人工抽查提高 17%,有效改善因失竊、錯帳或內部損耗導致的庫存損失。
立即報名 8/15 【AI Agent 知識工作革命論壇】,解析企業如何在各工作場景導入 AI Agent 完成任務
*本文開放合作夥伴轉載,參考資料:《金融時報》、《商業內幕》,首圖來源:Veesion
(責任編輯:廖紹伶)
留言 0